第(2/3)頁 何家現(xiàn)在一共有五口人。 何父何明,是一個四十來歲老實巴交的漢子,有著一股子蠻勁,干農(nóng)活是一把好手。 何母王氏,是一個溫柔而持家有道的女子,擅長衣裳縫制,常去鎮(zhèn)上給那些地主家的女人,做衣裳,賺些錢。 何家大哥何勁,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漢子,與何父何明一樣的老實,一樣的老實巴交,也有著一股子蠻勁,干起農(nóng)活同樣是一把好手。但是也和何明一樣,除了干農(nóng)活,那是真的屁也不會。自小就生活在農(nóng)村里面,不認識字,去過最遠的地方是鎮(zhèn)子里的人,也不可能有太多見識。 何家老二,就是何玄。 何家老三,叫做何琪。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姑娘,估計著家里也要開始議親了吧。何琪,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姑娘。小小的年紀,就做了割豬草等等工作。而且還在隨著何母王氏學針線,水平相當高,有時候王氏接了一些縫補,做衣服的活,小姑娘也可以代一下。 一家人,以種地為生。 家里一共有水田三畝,旱地五畝。 別以為八畝地很多,這年頭可是沒有袁隆平?jīng)]有雜交水稻的時代,一畝上好的水田,一畝地能出產(chǎn)個四百來斤的稻米,而旱地一畝也就能產(chǎn)出二百斤稻谷。等于這五畝水田,十畝旱地,一年也就一共可以出產(chǎn)二千多斤的糧食。 雖然這糧食是自家的,但是這年頭還要交稅啊。大明朝的稅制按照開國時候,朱元璋定下來的,是十五稅一。 但實際上嗎,哈哈,天氣真好。 這已經(jīng)是大明末年,吏治無比腐敗,各地的政府,早就衍生出種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基本上,這二千多斤的糧食,要交上去的就有七,八百斤糧食。 而余下的就是一千多斤的糧食。 何家上上下下四口人,都靠著這一千多斤的糧食過活,過得清貧無比。偶爾才會用糧食去換些布,扯一身衣服。至于割肉,那基本不用想。也就過年的時候有一頓肉吃。 如果實在嘴讒了,就自己去山上打獵吧。 何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大前年的是一個大災年,何家這一家人都快要過不下去了,何明都要賣田過日子了。 而這身體的原主人何玄是一個孝順的,他叫何明不賣田,去當了兵,把當兵發(fā)的錢都寄回來。 …… 何玄的心頭,閃過了千種心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