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無論是五百米也好,還是六百米,七百米也好,大炮的射程,都遠遠的超過了弓箭的射程,所以,滿清可以在五六百米之外,就直接的炮擊松山城的城墻。 “大炮?”何玄也不由的一驚。 “清軍又加了大炮。”宣府總兵楊國柱,看得頭皮發麻。 這個時代,火槍什么的還沒有大規模的應用,而且火槍并不算多好用。 但是,火炮是真的好用,特別是在攻城的時候。 “清軍有大炮,我們也有大炮吧,對轟就是。”何玄有些不解的說道。 “事情哪里有你說的那么簡單,我軍的大炮數量,不及清軍啊,對轟要吃虧的。”宣府總兵楊國柱喝道,同時對著城墻上面,大炮前的火炮兵說道:“諸兵準備,盡量朝著清軍人多的地方轟。” “是。”諸多軍人都點頭。 而蘇定在一旁也小聲的解釋了一下,何玄才算是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成為大明抓狂噩夢之前,后金八旗創建者努爾哈赤,大半輩子都在表忠心。努爾哈赤悶不做聲的辦了件大事:研究明朝火器。 以《神器譜》里的記錄:早在萬歷九年,努爾哈赤就連哄帶騙弄了好些漢族工匠,還誘騙了不少明軍中火器兵身份的逃兵過來,還長期大量用貂皮換硝石硫磺,就為研發火器。 而隱藏了大半輩子的努爾哈赤,晚年之所以能下定決心,扯旗反了明朝,也更因看明白一個事情:明朝看上去很強大的火器優勢,早就注水了! 明代的火器整個體制,龐大的官僚集團,在里面上下其手,加上皇帝對這事不怎么管,也不懂管,所以造出來的火器,大把大把的垃圾,劣質貨。 反而滿清那邊,撫順清河地區,嘉靖年間起就是明朝火器生產基地,外帶礦產資源充足,工匠技師也多,努爾哈赤一起兵,全給撿了現成。而后明朝一邊敗一邊送火器,后金繳獲啥,很快就能學著造。以《滿洲實錄》說法,天啟年間時,后金就能自行制造火器了。 但要論原因,就是兩字:效率! 后金起家的時候,雖說經濟和制度,都是各種野蠻落后,可比明朝強的一條,就是軍事動員體制。放在火器這事上,更是集中力量開發,從造火器到推火器再到練火器,樣樣都高效。 再說回到了大炮上面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