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自然之學,如果越是深究,就越會覺得其中奧妙無窮。 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在崇禎十四、十六年已分別開始寫作《通雅》與《物理小識》。但在這個位面上,他卻覺得自己的知識還遠遠不夠用。 加上崇禎皇帝提倡實踐出真知,又有皇帝寵臣宋應星為楷模,走遍千山萬水,終得《天工開物》一書。因此,方以智也藏了一個念頭,想要繼續增長見識,再動筆寫一本滿意的著作。 而在年前的時候,他剛好聽到了朝廷要派使者前往漠北宣旨,在皇上已經平定草原之后,他覺得出使漠北應該問題不大,就想著借助這個出公差的機會,看看北國風光。于是,就想了辦法,把這個差事要到了手中。 而朝廷出使漠北,自然是要熟悉的人帶路,在京養老的固魯思奇布,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此時的固魯思奇布,是真正見識到了大明的強大,心中非常慶幸,他當初的決定是多么的英明神武,也是因此,草原部族那么多,卻只有他得了大明皇帝的封爵。 不過雖然他有爵位,但畢竟出身蒙古部族,腰桿子一直不敢太硬,更不要說,如今的正使乃是大明進士,選為庶吉士,將來有可能會成為大明首輔的文官,因此,固魯思奇布是非常小心地伺候著方以智的。 不過,方以智畢竟是比較務實的官員,倒也沒有趁機擺官架子,反而趁著這個北上的機會,一路上不斷地向固魯思奇布請教蒙古草原的各種見聞,以此增加他的閱歷。 此時,聽到固魯思奇布的提醒,他知道馬上要到了,便收了心思,準備先好好完成朝廷交代下來的差事。 果然,就如固魯思奇布所說,他們很快就遇到了漠北三族的游騎,于是,人沒到,消息就先傳回去了。 這漠北三族,以車臣汗碩壘的心思最多。他們居于之前建虜的威勢而臣服,不過就碩壘還偷偷地和明國這邊做貿易,最終在崇禎九年被建虜發現而再遭威脅,就和大明這邊徹底斷了聯系。 如果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個碩壘在一六四六年,會誘使科爾沁蘇尼特部蒙古背叛滿清,并遣軍三萬幫助其抵抗滿清軍隊,試圖從滿清的統治中獨立出去。但是被滿清軍隊打敗,最后只好息了念頭,不得不恢復向滿清繼續納貢。 此時,他聞報說有明國使者前來,不由得皺眉說道:“這不是才要本汗臣服,過去半年多而已,竟然又派來了使者,什么意思?” 他所指的,是之前敖漢班第所部,北上宣揚大明國威之時,又給漠北三族通告過,要他們臣服大明一事。這事,就發生在去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