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這些話的人,也只敢躲在自己的府里說說而已。 他們有一點,卻絕對不會去想,那些只借出一石糧食的百姓,可能還是他們從牙齒縫里一粒一粒地節約出來的。不知道多少時候,要餓著肚子,才能省出這些糧食。而他們呢,哪怕借出去一百石糧食,可能也只是他們的九牛一毛而已。有這一百石糧食,還是沒有這一百石糧食,只是他們在賬簿里的一個數字變化而已,根本不會對他們的日子有多少影響。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這些臣子提起這個事情,他當然也是高興。用后世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京師百姓都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說明他威望高,人緣好,得百姓擁戴,絕對算是一個好皇帝才有如此待遇。 看到皇上很高興,底下臣子早在意料之中。龍顏大悅,這個是最開心的事情了。 趁著皇帝高興,戶部尚書也想著表現自己,就馬上大聲奏道:“陛下,倭國和建虜結盟,不但侵犯我朝鮮省,還覬覦整個大明。教訓倭國,乃是定然要做的事情。如今無須還糧,就正好節約下來用于對倭戰事。” 英俄爾岱是先大軍一步押回京師,同時那份建虜和倭國的盟約,也已經公之于眾,在京師引起了非常強烈的反應。 這個時候的大明官吏也好,還是普通百姓也罷,都已經被崇禎皇帝培養出了強烈的自信心。敢對大明有惡意,那就揍便是!能發生不用還糧的事情,除了感激崇禎皇帝剿滅遼東建虜之外,或者也有讓朝廷打倭國的意思在里面。 此時,文華殿內,其他官員聽了,也紛紛附和,贊著皇上圣明,才有如此好事,剛好不用朝廷額外多付出糧食什么的。 聽到他們說話,崇禎皇帝只是聽了一會,發現都是這個意見之外,他就伸手示意安靜,而后收了笑容,嚴肅而認真地說道:“朕說過,之前乃是借糧,那便是借糧。朕之子民曰不用還,乃是他們的心意,朕很高興,也領了這份心意。不過既然朕已經說了,那就斷然沒有不還之理。此事,卿等可與百姓說明,勿要使朕失信于民!” 聽到這話,文華殿內安靜了片刻。這些臣子再看向崇禎皇帝時,他們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份敬意。 他們都是進士出身,官場多年混到如今高位,稍微一想,他們就明白了,皇上堅持要還,是向他的子民,還有他們這些臣民宣告,崇禎皇帝絕對是說話算話。 不管是當百姓,還是當臣子,有這樣的皇帝,自然都是非常愿意!也會非常受到他們的尊敬! 于是,曹化淳又是第一個出列,恭敬地奏道:“是奴婢考慮不周,皇上圣明!” 其他臣子聽了,也紛紛跟著開口,一時之間,文華殿內,自責的,恭維的,等等聲音不絕于耳。 這種表態,對于他們是必要的,崇禎皇帝讓他們表達出來,那也是有必要的。 在等了一會之后,文華殿內安靜了下來之后,崇禎皇帝才重新露出微笑對他們說道:“至于倭國,屢次覬覦大明,如此狼子野心之輩,朕決不輕饒,等他日朕必定會再次御駕親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