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人聽了,嘆了口氣,感慨地說道:“誰知道倭國水師多達兩千來艘戰船,而鄭一官那邊才三百來艘,就這,還會打敗呢?” 頓了頓,看到加龍非常震驚的臉色,他便又連忙補充道:“其實原本鄭一官的水師是要被打敗了,不過他背靠大陸,有陸地上的明軍相助,才最終打贏了這次的戰事。原本還想著借這個機會干掉鄭一官,這樣我們荷蘭說不定就能稱霸這遠東,錢財滾滾的!呀……” 加龍聽了,沒有再責備,因為他明白,在那種條件下,估計換了任何荷蘭人,都會想著吃這口肥肉的。只是沒想到,倭國實在太無能了,在兵力優勢之下,還有這邊艦隊的協助下,都沒有打贏戰事! 加龍傻了一會,再回過神來之后,感覺腦袋有點亂,對這人說道:“那是什么時候的事情?這邊的福建水師在年前就開始備戰,說是要調去朝鮮戰場的。” 那人一聽,就更是奇怪了,這時間不符合啊! 在回答了加龍之后,他就分析道:“有可能是第一次明國和倭國打了之后,明國朝廷就下了這個調兵的命令!” 想來想去,他們自然不知道,大明皇帝有遠程外掛,能第一時間獲悉遠在朝鮮的情況。因此,最終就覺得這種可能性最高。 不過他們雖然得到這個結論,可還是擔心,就聽這人對加龍說道:“鄭一官那人,睚眥必報,肯定會報復我們差點幫助倭國滅了他。臺灣這邊,一定要戒備。” 加龍聽得點點頭,和東方海盜接觸多了,他也是懂的。要是這種事情,鄭一官不報復回去,以后肯定就還有其他人會對他動刀子。只有殺一儆百,才能震懾其他潛在的敵人。 當然了,其實這種事情,在西方世界也是差不多的。 這么一來,加龍那還敢繼續去澎湖列島和福建水師會面,連忙下令掉頭回港口。而這來自倭國的人卻沒有跟進,反而對他說道:“我這就帶著倭國的貨物去巴達維亞,順便給你請援軍。另外也傳達倭國德川家光將軍的請求……” “他又要添什么亂?”此時的加龍感覺事情變得一團亂,忍不住抱怨道。 那人聽了,便回答他道:“說以后倭國只允許和我們荷蘭貿易,倭國也改信我們的教,就要求我們派艦隊去倭國,幫他們擋住明國的進攻。” 這種事情,加龍確實做不了主,而且他手中也根本沒有和明國水師進行國戰的本錢。 于是,雙方就匆匆告別,逃往巴達維亞的,連口水都不上岸喝,就匆忙繼續趕往巴達維亞去了。而加龍也是領著戰艦,匆忙撤回港口。 這時候的加龍,還沒法估計福建水師對臺灣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不敢冒險,立刻開始做好戰備準備,同時再次派出何斌,讓他先去穩住鄭成功,就說他突發疾病,沒法應約去澎湖列島會面了。 在何斌臨出發前,加龍和前些次不同,很是贊賞了一番何斌辦事認真可靠,是荷蘭的好朋友,他決定要升何斌的官,統管更多的明人,分給他更多的權力,賺更多的錢。 對此,何斌心知肚明,這是怕他反水,因此加了餡餅給他。 只不過很可惜,在這之前,老子已經反水了!何斌心中如此想著,表面上卻對加龍的拉攏表現得非常感恩戴德,甚至在“上帝、阿門”之類的感慨話中,都是故意加重語氣,不著痕跡地提醒加龍,我跟你一個信仰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