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位年青人? 難道是他? 趙雨石腦海中浮現(xiàn)出某人的身影,不禁問道:“那位青年是不是長得眉清目秀,個子高高的?” 倘若是那人的話,就不太奇怪了。 趙施然眼睛一亮,那人的確長得有點小帥,個子也挺高的,抓住趙雨石的衣角,點點頭道:“我懷疑他是哪位書法界的大咖,只是長得年輕而已!爺爺,你認(rèn)識他嗎?” 果然是他! 即使趙雨石沒有把那人的樣貌描寫得很清楚,但他相信在溪中縣乃至澤安市都難以找出第二個個子高、書法水平也高的人了! 而且是他的話,也就很能理解為何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就把‘張顛素狂’寫得淋淋盡致。 畢竟那人行書走的是顏真卿的路子,而顏真卿恰恰是夾在張顛素狂兩人中間的過渡人。 盡管那人后來是破天荒地把顏真卿的行書,同柳公權(quán)的柳體融合到一體,可‘張顛素狂’對他而言不過是基本功罷了,難怪覺得這兩個字的布白風(fēng)格有點眼熟! 趙雨石欣拿著牧正陽寫在紙上的兩個字,樂呵呵得道:“你說的這人,我還真認(rèn)識!至于他是不是書法界的大咖,這得看你從哪個角度來看了!從名氣的角度來看,他只是個無名之輩,可從書法藝術(shù)造詣來看,他卻有著當(dāng)世大家的水準(zhǔn)!還有一點,他不是長得年輕,他是真的年輕!” 他一直想得到牧正陽的一幅墨寶,可惜沒有機(jī)會。 盡管只有兩個字,還不是他最愛的‘柳骨顏韻’,可同樣非常難得,拿在手里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趙施然美目睜大,好奇地問道:“爺爺,他是誰啊?” “他啊,是一位隱居在深山的青年隱士,也是上次在鐵口巷救我的那人!叫牧正陽,在雙田鄉(xiāng)天南山上開了一家書院!” 趙雨石想起了那天在望日崖上,與牧正陽、圓通和尚三人一起喝酒聊天,討論書法以文會友,是何等的歡樂啊。 “居然是那個人!他不是釀酒的嗎?怎么還是一位書法高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