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年除夕的晚宴是劉暢媽帶著徐珂和張雪兩人整的,其實更多的還是劉暢媽在操辦。張雪和徐珂兩人都是在打下手。 徐珂今年因為劉暢結婚回來的早,跟著劉暢媽學了幾次做豆腐,現在手工做豆腐已經能出師了,回頭準備去湘印象搞下試點,作為一個噱頭。 張雪對這個沒興趣,也沒時間跟著去學。劉暢其實也會自己做豆腐,前世跟著劉暢媽學的,還有自己做腐乳泡菜這些。 “除夕快樂!祝你們明年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雖然劉家的人都不怎么喝酒,但是這個晚上每人還是倒了一小杯谷酒泡了藥材的酒,一起舉杯慶祝了下。 “明天你們都要早點起床,劉家灣所有人,明天都要去祠堂聚會,然后一起出行去山上采青。” 吃完飯后,劉暢家都坐在大廳看春晚,這時劉暢爸想起了灣里的事情,交代了劉暢兄弟兩,張雪和徐珂,以及劉鄴的兒子都要去參加。 這是劉家灣的集體活動,隨著這些年大家都有點錢了,這些年越發搞的隆重起來。祈禱新的一年,灣里所有人都平安健康。張雪作為新嫁過來的媳婦,她還真不能少。 “嗯,知道了。” 隨著人慢慢長大,家里的春節,也就這么幾天比較熱鬧些。 年三十,初一,初二。 過完這三天,拜年的去拜年,上班的去上班,家里也就沒那么熱鬧了。 往后過年的感覺只會一年比一年更淡,似乎過年就是坐一起吃吃喝喝,然后走下親戚就沒了,一點期待感都沒。 也只有劉暢他們小時候才會對過年特別期待,因為過年有肉有魚吃,還不用上學可以玩炮竹,這些東西都是平時很難得到的。 而現在,家家都不差肉魚吃,想吃天天都能吃。甚至還吃厭了不愛吃肉,只想吃素。所以對過年的期望,就慢慢變淡了。 加上往后到處禁放煙花炮竹,為了生活的到處奔波,過年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留下期望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少。 “聽說上面在考慮把咱們這里的廟會,還有出行,以及正月十五的草龍燈會,二月二龍抬頭,以及三月三等習俗,加上端午節的劃龍舟一起弄成什么非物質文化。現在大隊對這些也在考慮怎么弄的正式和熱鬧起來。” 出行采青在正月初一,這個是每個村子每個村子去搞。 廟會在年初二,二月二,五月二十三都有,共三次,這差不多算一個大隊一個大隊去搞。 正月十五的草龍舞這個沒限制,好像整個鎮上的村子都會有人去搞。 直接用稻草扎出來的龍燈,然后舞著玩。 三月三,楊柳煮雞蛋。 對于劉暢他們老家的人來說,這天會比較講究些,水楊柳煮雞蛋給小孩吃,還有青菜肉粥這些。 接下來就是清明節,端午節,農歷六月的嘗新,七月中元,八月中秋九月重陽。 除了十月和十一月沒什么節日,一年的十二個月剩下每個月都有節日活動。 不過這是以前,以前因為過節都有好吃的東西吃,所以對節日的印象就比較深刻。 現在天天都有好東西吃,對這些日子越發沒什么感覺了。 尤其是大部分人都不依賴種田了,對于一些傳統的節日想都想不起來了。 “搞一搞也挺不錯的,要不然家里的年輕人估計往后知道這些日子的人會越來越少。” 非物質文化這東西申請下來其實就那么兩點目的,一個是希望這種傳承能夠被傳下去,不至于被埋沒了。 另外一個最重要,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過來看看,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劉暢他們這里這樣搞搞,其實真的不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