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弄下來,我是成了銀行家了? 溫曉光笑著贊賞,“你還是很聰明的。” “用戶從個人角度從下往上看不出來,但我們是從上往下看就容易多了,其實是在一個瞬間突然生出這樣的靈感……沉積散戶資金,這就是銀行啊!” 付與萱看老板的表情竟沒有多少驚訝。 “溫總,老實說你讓我擔任這個ceo,以我的知識結構,我也只能往銀行的精英方向去推動了。” “為什么不呢?你舉得哪里有利就往哪兒,你是ceo,再說了,私人銀行國內禁止了嗎?” 禁止倒沒禁止。 而銀行的業務無非就是貸款。 “我們要釋出貸款嗎?” 要放出貸款就需要抵押手續,這樣一想其實花唄、借唄都不算難理解的功能了,都是從源頭邏輯一點一點順下來的。 “條件成熟,也許就可以。用互聯網金融這詞來表達怎么樣?”溫曉光這么一講給了付與萱許多明悟。 其實這某種程度上就是金融,只不過通過了互聯網。 能存錢、能借貸,這就是最原始的金融機構。 “移動互聯網,真的可能性太大了。”付與萱不禁感嘆,“咱這個會一定可以開的大獲成功!” “這些倒還好,我比較關心數據,春節的時候我聽人提起過一家公司,叫友盟,是國內首家第三方全域數據服務商。” “干什么的?” “移動統計分析、從一堆數據里發現價值,我對這個感興趣,所以才有人介紹給我,一家成立差不多一年的公司,他的領導者也很年輕,叫做蔣凡。” 互聯網金融其實就很需要數據服務,他們不可能像傳統的金融機構一樣每條街都設立一個銀行網點,只能通過互聯網,那么借貸資格怎么判定? 必然是通過數據分析想要借錢的這個人。讓數據告訴我們他可信不可信。 “這家公司……”付與萱不是很了解溫總的意圖。 “這次大會我也讓人邀請了,你可以把你的關于銀行的概念再細細思考一下然后找機會認識認識他,我認為是用得到數據技術的,至于這家公司……收購它吧。” “收購?!需要多少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