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顯然,王號這條微博,讓一些像是鯊魚的媒體嗅到了血腥味,火速趕來,或轉發微博,或在自己的媒體平臺上出新聞稿子。 “前奧運冠軍手撕《投其所好》節目!” “乒乓球國手怒斥春晚節目組!” “國手王號為國球喊冤!” “新年第一場大戲:運動員和演員之間的較量。” “……” 不到半天時間,奧運冠軍手撕《投其所好》小品的新聞就鋪天蓋地傳開。 拿到世乒賽參賽資格的國手馬龍龍在微博中怒斥:“拒絕乒乓球,幾個意思?” 積極備戰奧運會的國手陸歡也很生氣發微博:“大過年的,看到這部小品很膈應,才知道原來很多同伴也看不慣,不止我一個。《投其所好》節目所有相關人員,你們欠我們所有打國球和喜愛國球的人一個道歉!” 某某前國手:“……” 很多打乒乓球的跳出來指責節目和節目相關人員。 《投其所好》引發的爭議,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 臥槽,還能這么解讀啊? 想想國手們跳出來,也算合情合理。 但看看《投其所好》表達的意思…… 雙方都很冤枉! 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吵架,無解! “國手們也沒錯呢。” “諷刺過頭了,把國手們也搭進去。” “《投其所好》也沒這個意思吧?” “看看李秋婷他們怎么回應。” “李秋婷出來呀。” “陳子昂吱個聲!” “……” 大家很想看看《投其所好》小品節目的相關人員怎么做出回應。 陳子昂就是在事態發展得有些嚴重的時候接到的電話。 網友是最可愛的,但同時也是最可恨的。 用墻頭草形容網友最合適不過。 眾口鑠金,那幫人就只會跟著風向走,有點主見也會很快被潮流帶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