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跑去拍電視劇了唄,沒看到《天龍八部》嘛?” “人的精力有限,子昂……好可惜。” “話說你們都不知道伯玉制作要撤出三湘衛視,前往浙省衛視嗎?” “是嗎?怎么回事?” “誰知道,網上是看不到什么內幕的,雙方都緘口不言。” “伯玉制作很吃香啊,想跟誰合作就跟誰合作。” “是的,全國三十多個衛視,市場很大,只要總局不封殺伯玉制作,他們就如魚得水,風生水起。” “……” 《我是歌手》第二季結束,網友意猶未盡,甚至有很多怨氣。 第二季沒第一季用心,兩大亮點都沒了。 正在網友們表達不滿的時候,浙省衛視,網絡平臺開始爆出一檔全新的音樂秀節目預告。 它就叫《中國好聲音》! “什么鬼?” “我去,伯玉制作的又一檔新節目啊。” “在浙省衛視播出!” “中國好聲音?我靠,看預告,跟《超女》不是一樣的平民節目嗎?” “太搞笑了,定檔跟《超女》是一樣的啊。” “不是吧,伯玉制作是全世界的逗比,我聞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還有什么味道,就是干唄!” “笑死人了,上次拿《我是歌手》干自己的《蒙面歌手》,這次又拿《中國好聲音》干自己的《超女》。伯玉制作也太悲催了吧。” “是很悲催,三湘衛視和伯玉制作肯定有矛盾了。” “是啊,伯玉制作悲催的,寄人籬下,估計不好受,忍不了只能跳槽。” “我看到的不是伯玉制作的逗比,而是悲傷啊。” “每次都跟自己打架,他們也不想的。” “這次還能打過嗎?” “《超女》超級火爆,收視率比第二季《我是歌手》猛。” “《中國好聲音》估計懸了。” “上次《我是歌手》是有好平臺,所以逆襲成功。這次……” “浙省衛視收視率還不行,比起三湘衛視有差距。” “伯玉制作可能真要輸一次啦。” “雖然替伯玉制作憂傷,但他們太逗比,還是挺樂意看到他們吃癟一次的。” “快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嘛,哈哈。” “……” 網友觀眾樂翻了,對第二季《我是歌手》的怨念被沖淡。 現在,網上討論的,都是《中國好聲音》和《超女》之間的話題。 前世,《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推出的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 這檔節目,原版為《荷蘭之聲》,在2010年于荷蘭播出,吸納荷蘭總人口18.2%的觀眾。 隨后,浙江衛視注意到此節目,跟版權引進公司IPCN洽談版權,后來燦星制作也對節目有意向,IPCN面對一邊是已預約的浙江衛視,一邊是老客戶,最后提出讓兩家合作,達成了“某種程度上共同投資、版權共用、共同制作、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形式。 《荷蘭之聲》曾被引進到多個國家,如《英國之聲》、《美國之聲》、《愛爾蘭之聲》。 前世,《中國好聲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制播分離”,單純制播分離是播出平臺跟制作方買片,中間制作過程播出平臺完全不管。當時,浙江衛視從頭到尾參與了《中國好聲音》,無論節目策劃、編排,還是節目宣傳,以及政府、上級部門的報批,到找選手、制作、后期處理,整個一條線浙江衛視都參與投入。浙江衛視對節目進行整體操盤。 今世,伯玉制作也沒獨攬,而是邀請浙省衛視共同制作。 伯玉制作人手真不夠,錄像和制作一共涉及400多人,伯玉制作只出了不到200人。 分工上,浙省衛視主要負責執行,伯玉制作則出大部分編導,并負責后期的制作等。 當初,方旭東看到這檔節目的特色后,就非常有干勁,感覺即便是三湘衛視那樣的平臺,《超女》那樣火爆的節目,《中國好聲音》也可以硬杠。 這檔節目的特色,太明顯了: 1、節目重樹“聲音”本位,對于所有學員只有一個評判標準:聲音。 2、傳統選秀節目只有評委有資格選選手,評委和選手之間的權利是單向的,《中國好聲音》則提出了“雙選”的概念。 3、跟傳統選秀節目不同,明星導師會和學員一起合作演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