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即使是最講禮數(shù)的儒家,對女子入學(xué)也并無反感。 聽計空城說縱橫家和名家的人又要辨理,趙無忌也改變了路線,轉(zhuǎn)而和計空城一起前往辨理大殿。 此時大殿周圍的臺階上,早已幾乎坐滿了人。 百家學(xué)宮之中,各國而來的學(xué)子就有一兩千人,加上楚國的一些貧寒子弟混在其中,此時單單一個辨理大殿,就有約莫四五百人聚集。 而就在辨理大殿的正中央,一人披頭散發(fā),僅僅以樹枝插著頭發(fā),一身灰布麻衣,歪歪斜斜的站在大殿中央的‘擂臺’左側(cè)。 而另一邊,一襲白衣,頭戴玉冠,腰間扶著寶劍的英武中年,則是站在右側(cè)。 趙無忌的身邊,計空城小聲說道:“左側(cè)的那個就是名家的白邊,聽說他曾經(jīng)以三寸之舌,氣死過徐國的大夫許林。” 能為一國之大夫,即便是小國之大夫,那也是有些才能的人。卻被人用言語刺激而氣死,可見此人的嘴上功夫,何等了得。 大殿四周,也都有嗡嗡的聲音響著,顯然都是在小聲討論。 就在大殿幾乎全都坐滿之后,便由楚國士兵,給在座的學(xué)子們發(fā)放了一紅一黑兩根竹簽。 這是用來等辨理之后,評判勝負(fù)所用。 畢竟文斗不比武斗,若非差距懸殊到一目了然,最終還是要由場外的‘觀眾’,來評判輸贏。 法家的鄭穎站出來,說道:“諸位安靜!辨理馬上開始,紅簽代表縱橫家,黑簽代表名家,辯論時間為一個時辰,一個時辰之后,請諸位舉起手中的一根竹簽,以代表意愿,判斷雙方輸贏。” 話音方落,名家的白邊便搶先‘進(jìn)攻’。 “縱橫家來去諸國之間,左右逢源。未曾知道,可有其主?可知忠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