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同福客棧里客流量減少了不少,佟湘玉很是犯愁,更犯愁的其實還有一點,那就是她需要格外支出一筆費用。 這筆費用也是讓她覺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用白展堂的話說就是純屬浪費。 當然他不敢當著王澤和呂輕侯的面說這話。 非但不能,還希望呂秀才能成功,因為掌柜的說了,如果一旦呂秀才這次過了考試之后,會把那壇她從老家陪嫁過來的女兒紅剛拿出來分享。 當然,佟湘玉的意思是終于不用在賠錢給秀才了。 是的,秀才快要參加八月份的鄉試了。 在明朝科舉的制度已經很是完善了,分為了四級考試,今年不僅僅是呂秀才,連莫小貝的同學邱小同學也會才加,不過他考的是童生試也叫“童試”。 是由提學官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資格,就是跟呂秀才一樣,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 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用呂秀才的話說,他這一關也是經過千軍萬馬殺出來的,畢竟這種會試也考了好幾場,不管哪一場失敗明年都要重新考試。 而呂秀才要參加的是到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這次考試一旦秀才中了就是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只有考中舉人,才有機會參加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過了這一關,最后就是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 也就是傳說中的狀元郎。 “王大哥,你說我要是一連三小元中下去,一直到京城成了狀元,佟掌柜還敢對我大呼小叫的么?” 看著一臉向往的呂秀才,王澤搖搖頭,不是他小瞧秀才,其實秀才在四書五經上絕對已經很熟練了,書法上也是過關,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心態問題,俗稱的考試緊張。 這個也導致他每次考試發揮失常,很多明明都能答出來的策論總是似是而非,讓考官不是很滿意,偏偏出了考場,總是頭頭是道,連一些舉人都佩服不已。 就在呂秀才問王澤的時候,佟湘玉這時候已經來到他們身后,王澤想方設法的給呂秀才提醒,奈何呂秀才一直沉浸在自己中舉的美夢之中不可自拔。 “萬一我是要成為舉人老爺,她佟湘玉在敢對我大呼小叫試試,還有我要是成為舉人,這工資一樣要上漲才對吧,畢竟哪有舉人老爺當賬房的,還有我要買一個丫鬟伺候我……” “你先給我過了考試再說,現在趕緊幫展堂抹桌子去,還有把臺上的賬給我捋順了,還有沒有成為舉人老爺倒是做起老爺的派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