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李澤的憤怒所在-《尋唐》
第(1/3)頁
武威書院和武邑城一樣,這幾年,都在不停地擴建,幸好當年在修建武威書院的時候,李澤便給他們預留了很大的一塊地盤,可即便如此,現在,這些地方也已經被填得滿滿當當了。以前章回還可以在學院之內開墾幾片荒地作為學子們的農業實踐之所,現在當然也已經沒有了。
武威書院已經變成了一個綜合性的為朝廷培養各類官員的學院,除了六藝之外,更多的務實的學科也加入了進來,書院內的博士不僅有學富五車的大儒,也有大字識不得多少的大匠,老農,這些人,都被授予了官職,配備了專門的助手,將他們的經驗編纂成書,然后教授學子,刊印天下。
這些年來,武威書院基本上已經成了天下所有讀書人所向往的殿堂,因為只要你進入到了武威書院,基本上,一個光明的未來就在向你招手了。即便是在偽梁統治區域內,在南方那些仍然游離于朝廷管轄之外的節鎮所在地的但凡認為自己還有些本領的人,因為在本地覺得志氣無法伸展,便悄咪咪地通過各種手段跑到北方,跑到武威書院想來求學。
當然,來不是一件太簡單的事情,但想要進入武威書院,可就難了。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唯有考試。
李澤治下,已經形成了以武威書院為金子塔尖,然后州學,府學,縣學,鄉學成體系的教育培訓體系,雖然像州學府學并不限制這些人的報考,但他們想要與成系統學習的那些本地學子們競爭,成功的也只是極少數。
更多的,不得不申請進入州學,府學補課。有錢的倒不在乎,那些窮困的,就不得不一邊找一份工作糊口一邊就學,其中辛苦自然就不為外人道了。
當然,能夠競爭成功進入武威書院的這些外地學子,倒是受到了學院的高度重視,一來,這些人能干翻本地學子成功考進武威書院,本身就說明了他們的素質極高,二來,也與朝廷想要在未來經營南方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些來自那個方向上的精英人才,也正是朝廷所需要的。
武威書院,正像一塊海綿一般,在不停地吸納著天下英才。
而章回,便是武威書院的最高長官。
當韓琦與薛平兩人聯袂抵達武威書院內獨屬于章回的那個小院子的時候,名滿天下的禮部尚書章回正赤著胳膊,在一個石碾子上用力地摔打著他剛剛收獲的粟米。伴隨著他強有力的胳膊一次次的掄起,金黃色的粟米便掉落在鋪在地面上的一張氈子之上。而與章回的汗流滿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夫人懷里抱著一只貍花貓,修閑地坐在廊下,而他的兒媳婦則一只手捧著書卷,獨坐于窗前,另一只手則拿著一只透明的琉璃盞,一邊品茶一邊看書。兒子章循主職與秘書監,那地方,真的稱得上日理萬機,一月,僅得兩天的休沐機會。
所以這些活計,便只有章回自己干了。
要是外人看到了這一幕,自然是驚奇萬分,不過韓琦與薛平對章回是極其熟悉,早就見怪不怪。抵達小院之后,韓琦也不廢話,袖子一卷,便去幫著章回摔打粟米,兩人一起一落,配合得倒是相得益彰,薛平從小也是一個不干農活的,便只能湊到章夫人面前與她說話。
章循媳婦這個時候倒是出來了,為薛平等人搬來了兩把椅子一個小幾,再泡上了一壺香茶,然后便又進去獨坐窗前看書去了。
章回雖是大儒,卻孔武有力如同莽漢,韓琦出身寒微,這些農活是自小就干的,雖然現在不統兵打仗了,但一身功夫倒也沒有拉下,兩人一齊動手,倒也沒費多大功夫,便將不多的粟米,全都收拾完畢。
章夫人終于是站了起來,去屋內端了一盆水拿了兩個毛巾出來,給了章回與韓琦一人一個。等到兩人草草收拾了一下,便端著盆子拎著臟了巴嘰的毛巾去了屋內,那只貍花貓也喵喵地叫著跟了進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万源市|
汽车|
南皮县|
余干县|
中方县|
怀来县|
宜城市|
古交市|
封丘县|
普安县|
中西区|
涟水县|
辉县市|
高唐县|
吉水县|
上林县|
自贡市|
日喀则市|
隆德县|
桦南县|
辽阳市|
克什克腾旗|
连城县|
宝坻区|
岚皋县|
许昌市|
阜新市|
广安市|
阳新县|
徐州市|
大埔区|
蚌埠市|
石林|
石阡县|
华阴市|
宁安市|
泸溪县|
亚东县|
崇文区|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