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多悉萬丹部出身的族人,從武威書院畢業之后,去了這些地方,成為大唐治理這些新內附的部族的官員,他們特殊的身份,更能讓這些新依附的部族有認同感。 這幾年,悉萬丹部的成年男丁愈來愈多,不斷外附的零散的契丹人進一步地讓悉萬丹部壯大了起來。按照契丹人的習欲,這些放棄了原先部族的人,在加入了悉萬丹部之后,便成為了悉萬丹人。這使得耶律奇的兵源更為充足了一些,他可以精中選精,優中挑優了。 他轄下的編制,就是三千騎兵,一直都沒有變過。在柳成林的麾下,他這三千人,就很直白地被命名為了契丹營。 契丹營的士兵的薪餉一直是最高的,恐怕放在整個大唐軍隊之中,也無人能出其右,因為他們除了領大唐的一份軍餉之外,博興商社還會給每一個加入契丹營的士兵再補充一份軍餉,直接發放給這些士兵的家屬。 所有契丹營的士兵身份,在博興是最為搶手的。 因為這不斷代表著豐厚的收入,更代表著一種榮譽。博興的悉萬丹部很清楚,他們有現在的定裕的生活,便是契丹營那生命為他們博來的。 但想要加入契丹營,現在你需要擊敗更多的對手才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契丹營的士兵,四十歲為退役年齡,除了正常的退役之外,便是戰損了,這兩年,仗打的不多,補充進來的人就更少了。 契丹營的戰斗力,一直都是柳成林所轄右威衛之中最強悍的。即便是由李德統率的游騎兵,如果以相同的兵力對撼的話,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所以在右威衛有戰事的時候,契丹營也從來是當仁不讓的先鋒。沒有人與他們爭,爭也爭不過。 這一次進攻泰安,契丹營再一次成為了先鋒之一。之所以是先鋒之一,是因為李德的游騎兵此次也許契丹營同時出發,一左一右,兩支騎兵齊頭并進。 耶律奇當然不想輸給李德。一來這是他契丹營的榮譽,二來,也是右威衛的名譽。李德的游騎兵不隸屬于任何一支衛軍,與李德的陌刀營一樣,他們是直屬于中央,由李澤親自指揮的。 “叔叔!”身邊響起了一個聲音,卻是用的契丹語。 耶律奇不由回頭,也知道是耶律成峰。 耶律成峰并不是悉萬丹部的人,而是悉萬摩部的人,而悉萬摩部的族長耶律元,現在還在高句麗為張仲武拼命呢。 與悉萬丹部相比,悉萬摩部的日子就要慘多了。如今的高句麗,與張仲武已經漸漸反目子,權相檀道濟與高句麗王之間的矛盾已經因為張仲武的變本加厲的壓榨而緩和了下來,現在雙方已經放下了成見,聯合了起來一起對抗張仲武的搶掠,這讓張仲武的勢力在高句麗越來越不好過了,而作為急先鋒被使用在高句麗的耶律元所部,傷亡一天比一天慘重。耶律元在絕望之下,不得不另謀他路。 所以才有了耶律成峰偷偷地潛入到了博興,最后找到了耶律奇。 兩個部族上溯兩代的話,還是一個祖宗,如今發達了的耶律奇,自然也是想拉兄弟一把,但他也清楚,這不是他能決定和做到的事情,所以在耶律成峰抵達的事情,第一時間上報給了柳成林,然后,公孫長明帶著一幫人來了一段時間。最終,跟著耶律成峰帶的一些人,與公孫長明帶來的一些人消失了,而耶律成峰卻留了下來,成為了耶律奇的親兵。 耶律奇也不再過問這一件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