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尋唐》
第(1/3)頁
長安城中,終于是恢復了些許生氣。
人總是要生活的。在渡過了最初的惶恐和不安之后,老百姓終于恢復到了平靜當中。
還是刮著風。
還是下著雪。
天氣仍然是那樣的寒冷。
肚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餓。
似乎沒有什么變化,但卻又切切實實地感到了變化。
管著他們的大部分都是原來管著他們的那些官兒,也有一些不見了蹤影,換上一個個的生面孔。
大梁被打跑了,大唐又回來了。
對這些,他們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覺。
唯一擔心的就是,他們已經把該交的稅賦都交到后年去了,現在收他們稅的大梁沒有了,大唐的官員們會不會又來找他們收稅。
可是擔心歸擔心,對于他們而言,卻又是那樣的無可奈何。如果真要交的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想千方設萬計也是要交的,不然如狼似虎的差役們,立刻就會被拒交稅賦的人逮進大牢里,那可就慘了。
不過這樣的擔心,卻一直沒有發生。
坊里先是設起了粥鋪,沒吃的人,每天都可以去領上一碗粥。在哪里分發粥的都是穿著軍服的士兵。
人餓得急了,也就沒什么可怕的了。
慢慢的,大家發現,這些士兵其實沒有那么可怕,看到那些瘦得跟柴棒似的小孩子,還會特意地把勺子往下面撈一撈,盡量地往他們的碗里舀一些干稠的。
雖然是不經意的小動作,但卻能讓人看出他們的善意。
百姓的眼光終究是雪亮的。
接下來有了一些活兒干。都是官府組織的,原本以為是白干,畢竟吃了人家好幾天的粥了,但沒有想到,一天下來,居然還收獲了十余枚黃澄澄的銅元。
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大家的熱情便高漲了起來。
清掃城中積雪,給錢。
整修翻新房屋,街道,給錢。
有些有門路的坊正們,甚至接到了給軍人們漿洗縫補軍服的活計。
當所有人在干完活兒之后,都能收獲那讓他們無比心安的黃澄澄的銅元的時候,每個人的心,也都大體地落進了肚子里。
街上的一些小鋪子,慢慢地開業了。
哪怕就是在鋪子里燒上幾大壺開水,往里面丟一些陳年的茶沫子,一天下來,也能有一些收獲,總會有一些人愿意在寒冷的天氣里,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湯。
慢慢的,街上的粥棚沒有了,但卻又一個個的糧店開業了。
糧食很少,主糧更少,更多的是一些豆子,糜子之類磨成的雜面,而且還限購,每家每戶需要持著坊正開具的證明文書才能一天購買一斤,但這卻讓老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接下來,有了新的吃食。
那種叫紅薯的玩意兒,價格比豆子糜子要便宜,但吃起來味道卻要好很多,甜甜的,而且還頂餓,立時便成了長安百姓們的新寵,每每糧店里出現紅薯,總是最先售完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沂源县|
衡水市|
耿马|
铁岭县|
鄄城县|
霍城县|
盘锦市|
岳阳市|
清涧县|
荃湾区|
忻州市|
翁牛特旗|
都江堰市|
石柱|
沈阳市|
潜江市|
南宁市|
垦利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宁城县|
城步|
行唐县|
东乡族自治县|
交口县|
同心县|
常德市|
辽阳县|
班戈县|
天门市|
绥中县|
宜君县|
诸城市|
南京市|
衡阳县|
和龙市|
喀喇|
苍溪县|
交口县|
江门市|
静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