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要是這樣的話不就更糟糕了嗎?車長同志。德國佬的觀察機從我們頭頂飛過,這是不是說明等會兒我們這里就會被德國人的炮火覆蓋?” “你小子,知識不多一天問題還不少。不過既然你都問了那我就反過來考考你,如果你要是天上那架觀察機飛行員的話,你會在意一處甚至連像樣的外圍防御工事都沒有做又已經(jīng)逃得渺無人煙的破敗小村莊嗎?” 對于馬拉申科口中提出的反問,從沒思考過這種問題答案的駕駛員謝廖沙竟不由一時語噻。 不待稍作思考中的謝廖沙報以回復(fù),自知自己這是在豪賭一把的馬拉申科便緊接著開口。 “同理,那些德國佬的炮兵也不會把有限的炮火覆蓋浪費到一個根本無人存在的小村子里。比起我們紅軍的大炮主義至上,那些節(jié)儉的德國佬炮兵可要會過日子地多。” 正如馬拉申科心中所猜測的那樣如出一轍。 在不到半個小時之后那裹挾著炮彈呼嘯聲緊隨而至的德軍進攻前炮擊準備當中,絕大多數(shù)的炮兵彈幕都覆蓋到了村子左右兩翼的第20坦克師主防御陣地和第131摩步師的防御陣地上,反倒是自己這個出于兩師交界地帶的無名小村子只落下了前后相加區(qū)區(qū)十幾發(fā)的炮彈給意思了一下,并沒有給村中早做準備又守株待兔中的馬拉申科一行帶來太多的傷亡。 炮擊結(jié)束后沒過多久便于自己的車長潛望周視鏡中看到了那支由步兵、坦克、半履帶車和突擊炮混編的德軍機械化戰(zhàn)斗群,將座車精心隱蔽在了馬棚中的馬拉申科當即便向著自己同樣蓄勢待發(fā)中的車組們開口下令。 “好了,同志們,都準備戰(zhàn)斗。基里爾填裝穿甲彈,謝廖沙等待我的命令準備隨時倒車撤退,尼可萊檢查機槍準備對付德國佬的步兵,先砸爛一輛二號坦克給迪亞科夫他們減少點壓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