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特曼一臉緊張又嚴(yán)肅的臉色顯然不像是在開玩笑,如魏特曼所言那樣著實是有些上了頭的恩舍爾,也是聽到魏特曼口中那“切爾卡瑟事件”的提醒之后,這才如同冰水灌頂一般、瞬間冷靜了下來。 “.......謝謝,還好有你提醒我,多...多謝了。” “你說的沒錯,魏特曼,不能再來一次切爾卡瑟那樣的事了,要不然你我都承擔(dān)不起。剛才確實是我太沖動了,真的謝謝能有你及時提醒我。” 所謂的切爾卡瑟事件,指的就是在切爾卡瑟最終包圍圈里,慘遭蘇軍合圍的國防軍與黨衛(wèi)軍因為在投降與否的問題上意見不合,最終導(dǎo)致自相殘殺、大打出手的戰(zhàn)場惡性事件。 盡管是被關(guān)在包圍圈里圍了個水泄不通的困獸部隊,但這年頭的戰(zhàn)爭,可遠沒到后世電子戰(zhàn)能切斷屏蔽信號傳輸?shù)某潭取? 所以即便是慘遭合圍、逃脫無望,但被黨衛(wèi)軍臨了給陰了一手的國防軍殘余部隊,還是把這足以引起驚天轟動的爆炸性消息給傳了出去、發(fā)到了柏林。 “武裝黨衛(wèi)軍部隊?wèi)?zhàn)場攻擊國防軍友軍”這一惡劣行徑消息,就像秋日里的草原野火一般在整個德國武裝力量體系和柏林城里傳得飛快。 沒過多久,幾乎所有的第三帝國高層都知道了這一聳人聽聞的惡性事件。 國防軍的高級將領(lǐng)們最先站出來、公開發(fā)難,為那些慘死在自己人槍口下的國防軍部隊打抱不平、誓要討個說法。 最先受到言語攻擊乃至是被上門討要說法的人,正是養(yǎng)雞場老板、黨衛(wèi)軍的實際掌權(quán)人:希姆萊。 幾乎可以說是被架在火上烤的希姆萊陷入了異常尷尬的境地,今天是凱特爾、明天是約德爾、后天再算上克萊勃斯,這仨二貨甚至能一起找上門來找自己興師問罪、討要說法。 煩不勝煩的養(yǎng)雞場老板希姆萊被這仨二貨氣的是簡直想罵娘!就差沖著這仨吼一句:你們放著元首不找、光欺負我算什么本事!?咋不說還是你們這幫國防軍的懦夫投降在先呢?甘愿當(dāng)俄國佬階下囚的叛徒還能叫戰(zhàn)友? 心里雖這么想,但嘴上卻是萬萬不能這么說。 希姆萊很清楚,自己要是把這話一出口,那可就是把全體國防軍從上到下徹底得罪死了。就算自己有元首的信任為仰仗也屁用不頂,如果是非要在國防軍和自己之間做出個取舍選擇,希姆萊絲毫不懷疑自己會被元首親自下令拖出去斃了。 比起失去整個國防軍,損失他一個希姆萊又算得了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