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盡管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和is6重型坦克交手,但施勞恩少校在過去以往對于這款優(yōu)秀重型坦克的主要印象,皆停留在其令人頭皮發(fā)麻的堅固防御力、和那門口徑碩大的巨炮上。 至于機動性上的體現(xiàn),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打裝甲遭遇戰(zhàn)或者是友軍支援戰(zhàn)的施勞恩少校,還真沒對is6的機動性有多么強烈的感受體驗。 但你心里沒點逼數(shù)、毫無實際體驗那是你的事,人家is6的實際性能可是明擺在那里、不打半點折扣,不會受德國佬這愚蠢認知的一丁點影響。 別說是對德軍坦克能占有機動性上的優(yōu)勢,就是在紅軍坦克部隊序列里,is6重型坦克也是迄今為止跑的最快、機動性最強的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完全處在同一層級。 最為鮮明的對比就是正兒八經(jīng)的is4重型坦克,其在機動性上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不好也不壞、中規(guī)中矩。可要是跟is6一比的話,師長同志和下面幾個團長同志的is4重型坦克座駕,那可就真的是貨真價實的“老烏龜”了、慢到不行了。 身后揚起漫天塵土的is6重型坦克集群,幾乎是和中型坦克部隊并駕齊驅(qū)、一馬當先沖在了最前面。 過于沉重的噸位使得is6重型坦克在起步和加速階段都不如中型坦克,但是在最終的極速指標上,卻是來的和己方中型坦克相差無幾。所以一旦遇上這種能跑上一段距離的全速追擊戰(zhàn),is6和t43的并駕齊驅(qū)并不是多么難以做到的事情。 所以關于德國佬被沒跑多久就被追上這件事,自然也就毫不意外、完全是在情理之中了。 以虎王為核心主力的德軍重裝甲部隊注定無法在機動性上有任何勝算,德軍又不可能把作為中堅倚仗的虎王們拋棄,只留速度更快的坦克逃之夭夭。這種破事兒光是用腦子想想就很不現(xiàn)實,最能打的家伙事兒都扔了、你接下來還拿毛線打仗? 距離德軍進攻的出發(fā)陣地只剩下最后一段距離、近在咫尺,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施勞恩少校知道,整建制裝甲師那些人估計現(xiàn)在已經(jīng)撤了回去、準備防御。還在外面沒來得及撤回去的,就只剩下沖鋒時頂在最前面、撤退時還被扔在屁股后面,屬實最他媽倒霉的自己這群人。 吐槽歸吐槽,再怎么抱怨也沒用的道理,施勞恩少校是非常清楚的,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才是眼下最需要去做的當務之急。 事到如今也沒什么別的更好選擇,為了不被占據(jù)優(yōu)勢數(shù)量的敵軍快速纏住、迂回分割,施勞恩少校只能再一次忍痛分兵、拋棄了最尾端已經(jīng)和蘇軍接上火的部隊,爭取拖延一些時間之余繼續(xù)向前快速回撤。 “這幫混蛋,又把自己人給扔下了!求生欲望是真的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