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已經遲了-《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李自成的覺醒還是遲了!
在崇禎十六年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關,奪取西安,橫掃陜西,直到次年正月稱帝東征,席卷山西的這段時間當中,他曾經捏著一手的好牌。
如果他在那個時候能夠覺醒,意識到“得民心”的意思是你得先把“民”的身家性命牢牢掌握住了,然后才能考慮怎么得到“民”的心。那大事兒就成了!
要不然你咋知道自己就得了民心?靠自己一個人在宮里瞎琢磨嗎?這不和崇禎皇帝一樣嗎?
可惜李自成那個時候自我感覺太好,壓根就沒意識到自己沒有真正得到“民心”,只是那些被貪官士紳還有那個自以為英明的昏君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貧苦百姓,對他這個義軍首領抱有好感,寄托了希望而已。
那不是得民心,不過是民心對他有期待,離“得”還遠著呢!
如果李自成能利用民心的期待,通過沒收士紳和貪官的土地,重新分配(不必平均分配),建立起一個均田授田的體制,把陜西、山西、河南西部和湖廣北部的人口土地控制起來,同時也給追隨者們分配到足夠的利益。
大順天朝也就成了
可那時的李自成就知道拷餉吃大戶,還急匆匆的進北京去二次登極,結果入了北京就開始一路下滑,敗仗連連,到了永昌二年(崇禎十八年)初才有點回過味兒來,卻還不是全醒!只是在襄京、隕陽搞“土改試點”,這還不遲嗎?
就在李自成和牛金星覺得“還不遲”的時候,在陜北的榆林鎮,大難卻已經臨頭了!
榆林鎮也稱延綏鎮,是所謂的陜西三邊之一,另外兩邊就是寧夏鎮和甘肅鎮,現在都在吳三桂手中。而對于榆林鎮,吳三桂卻暫時沒有染指的興趣這是因為榆林鎮的地盤實在有點爛,吳三桂看不上眼。
因為這個鎮的占地,主要不是成面成片的,而是以點和線分布的。東起黃河邊上的清水營,西至寧夏后衛的花馬池,彎彎曲曲綿延一千二百余里,沿著延安府的北部邊緣構成了一道邊境防線。而為了守衛這道防線,大明朝廷還耗費巨資修建了長達一千七百余里的延綏邊墻,還修筑了綿延一千二百余里的墩臺防御體系。在延綏邊墻的沿線,還修筑布署了三十六個營堡。常年屯兵數萬,以防備蒙古騎兵寇邊南下。
這么一個彎曲狹窄的邊鎮,當然是沒有什么油水的,除非把臨近的延安一并拿下。而千溝萬壑的延安府也比不了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也不如能通西域,通雪域的甘肅,一心想給自己找塊好地盤的吳三桂,自然看不上榆林鎮了。
而李自成雖然很清楚榆林鎮的重要性,但是他的大順政權直到不久之前還在執行“三年不征”的承諾,財政全靠吃大戶和拷掠。自然沒有太大的余力支援榆林鎮的守軍,而且現在榆林的守軍大多都是收編來的明朝邊軍。而這些邊軍又在崇禎十六年時抗拒了李自成的招降,當時榆林道都任和卸任總兵王世欽、侯世祿、侯拱極、尤世威等人據守榆林城,抵抗李過、劉芳亮的七萬大軍先后十三日。城破之后,尤世威等諸將都被處決,而榆林鎮各處的守軍,才陸續歸順了大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枣强县|
龙山县|
行唐县|
同心县|
台东市|
手游|
太白县|
蓝山县|
莱芜市|
法库县|
武强县|
山丹县|
阳江市|
古丈县|
巴塘县|
陆丰市|
额尔古纳市|
西丰县|
澜沧|
团风县|
亚东县|
舞钢市|
郁南县|
门头沟区|
辉县市|
白山市|
新野县|
巴南区|
四子王旗|
招远市|
贞丰县|
平乡县|
东方市|
子洲县|
海淀区|
三原县|
永宁县|
腾冲县|
甘谷县|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