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弟兄們,打進曲阜城,要銀子有銀子,要娘們有娘們啦!” “打曲阜啦!發(fā)大財啦!” “發(fā)大財啦!” “大清萬勝......” 天色蒙蒙方亮的時候,山呼海嘯的歡呼聲就在曲阜城西面的曠野上震天而起。6000綠營兵以營為單位,已經(jīng)擺出了十二個方陣,盾車在前,步卒居后,持著弓箭、刀牌和長槍,在軍官們的煽動下大聲歡呼起來了。 和分了旗田,拿了北京戶口,得了北京房產(chǎn),還有二十四個前程可以往上爬的八旗老爺兵不一樣,綠營兵在如今的大清是沒什么前程可言,也不是腹心部,連軍餉都非常微薄。他們跟著八旗主子沖鋒陷陣,很多時候居然打得不錯,主要原因就是兩個,一是八旗兵的震懾;二是放搶! 前者是威逼,后者是利誘。少了一個,綠營兵就沒什么戰(zhàn)斗力了。特別是放搶著一條,那是萬萬不能少的,否則八旗兵自己都沒勁頭了,還逼別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許多明軍投清后就牛逼哄哄,再次反正后則沒有了銳氣,原因就在于此。 而面對紅夷大炮都打不動的曲阜城,大清“摸金王爺”多鐸也只好祭出“燒殺搶掠”的招術(shù)來激勵部下斗志了。 哪怕真把曲阜給屠了,也比兵敗來得強!所以他現(xiàn)在也不提什么“少殺少搶”了...... 看見一群綠營兵又“瘋”起來了,多鐸笑著點點頭,回頭對何洛會說:“就是要這樣的勁頭......何洛會,你帶五個牛錄督戰(zhàn)!” “喳!” 何洛會也喜氣洋洋的應(yīng)著。 反正是拿綠營兵的命去拼,拼贏了八旗兵也跟著一起搶。拼輸了,八旗兵的損失也不太大,何樂而不為? ...... “把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之位抬出來!” 同一時間,換上了一身儒服的史可法史大儒,正站在曲阜城內(nèi)的孔廟外面,大聲呼喊。 在他的跟前,3000敢死士已經(jīng)全副武裝,列隊整齊,就等著出戰(zhàn)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