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明有水師,清有大炮-《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渦水、西肥水和北肥水上的船只,當(dāng)然都是中都留守司根據(jù)大元帥府的命令留下給清軍的,目的就是要方便他們渡淮南下。
引誘清軍渡淮是大元帥府軍令衛(wèi)根據(jù)朱慈烺的令旨所制定的兩套決戰(zhàn)方案中的一套。
另一套方案就是在洪澤湖北岸進行決戰(zhàn)黃得功現(xiàn)在正依據(jù)命令,率部沿著汴河河道向洪澤湖退卻。在豪格抵達蒙城的同一天,他的部隊已經(jīng)退到了虹縣一帶。如果再向南退,就會進入泗州地界。此時的淮河在泗州一帶有個大拐彎,形成了泗州三面環(huán)水(其中西、南兩面臨淮,東面靠著洪澤湖)的地形,境內(nèi)溪流眾多,水網(wǎng)遍布。而泗州城又經(jīng)過棱堡化改建,極為堅固。
黃得功部只要退入泗州,基本上就算萬無一失了豪格如果跟上去,那他也就差不多了。到時候朱慈烺就會率軍渡淮,繞到豪格背后,封堵上他的后路,迫其決戰(zhàn)。
不過這套方案似乎沒有奏效,豪格只是派了三兩千騎兵驅(qū)趕了一下黃得功,就沒再理睬他在豪格看來,黃得功掩護著高杰的側(cè)翼,而高杰的正面則對著多爾袞、多鐸兄弟的心腹多羅貝勒尼堪。如果把黃得功給打垮了,高杰沒準(zhǔn)又得跑路。
這樣邳州、宿遷、睢寧、桃源、沐陽、朐山(海州治所)、贛榆等州縣,又得落在多鐸手里這樣多爾袞、多鐸就太得意了!
所以在黃得功跑路后,豪格就將自己的騎兵招回,然后全軍沿著渦水步步為營,向南推進。
沒錯,豪格這一路清軍從占據(jù)亳州開始就每隔二十里下一寨了,而且還是依著渦水下寨。每一寨都會留下落干八旗兵、漢軍和綠營兵。還在亳州、宿遷、太和、穎州、蒙城等州縣駐扎了一些守軍,派出了州官縣官。
既然豪格沒有追著黃得功打,那么將其引誘至洪澤湖以北一帶痛擊的計劃也就失敗了。
如此一來,大元帥府就只能指望誘敵渡淮可以成功了。所以才會下令給中都留守司,在放棄淮北地盤的時候,給清軍留下一些船只。
而這番操作,其實是多余的。因為豪格、鰲拜一開始就做了渡淮南下的準(zhǔn)備如果他們倆沒這心思,就憑朱純臣、侯恂、李巖用兵的本事,壓根不可能把豪格、鰲拜這樣的角色騙過黃河。
而豪格、鰲拜之所以敢渡淮,當(dāng)然也是有所憑借的。他們的憑借,除了騎兵的絕對優(yōu)勢和八旗天兵強大的“督戰(zhàn)能力”,就是一支強大的炮兵了!
滿洲人從努爾哈赤時代起,就非常重視火器,特別是紅夷大炮!而在他們?nèi)腙P(guān)并遷都北京后,又經(jīng)歷了多次攻城戰(zhàn)和圍城戰(zhàn),自然總感到火力不足了。
所以多爾袞一再下令各旗漢軍全力以赴鑄造紅夷大炮,還千方百計搜集善于鑄造的工匠,直接編入八旗漢軍。另外,多爾袞還在山海關(guān)和宣府鎮(zhèn)搜羅到了不少紅夷大炮。
因此到了崇德二年的時候,八個旗的漢軍都有了一到兩個紅夷大炮牛錄。
而跟隨著豪格南下的八旗漢軍部隊分別來自正藍、鑲藍、正紅、正黃和鑲黃等五個旗,一共配備了四個紅夷大炮牛錄,總共裝備了四十門紅夷大炮!
這些大炮不僅可以攻城,也可以架在大江大河邊上封鎖航道,而且還可以用來野戰(zhàn)!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阜新市|
罗山县|
四会市|
海阳市|
闸北区|
子洲县|
景德镇市|
永清县|
海口市|
和龙市|
伊宁市|
岳阳市|
望都县|
五峰|
平远县|
郎溪县|
乌恰县|
洱源县|
蕉岭县|
白水县|
乌海市|
石渠县|
静宁县|
东宁县|
南澳县|
宝鸡市|
麦盖提县|
虹口区|
永定县|
临海市|
龙海市|
涡阳县|
彰化市|
永济市|
台安县|
宜黄县|
仁化县|
绩溪县|
靖宇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