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飯的明路?”王夫之輕拈著胡須,有點哭笑不得。這個紀坤自己是個得罪人的酷吏,還敢滿口胡言,就不怕有人告他一個謗君之罪嗎? 謗了君還不知錯的紀坤思索了一下,道:“本朝向有捐納之例,但是捐納所得怎么也不至于補上兩千萬石的虧空......而且太子現在推行官紳商民一體納糧交稅,一個空頭官身也沒什么用處。至于實缺,也沒那么許多可以賣啊!” 黃宗羲道:“可以用議政之權換米啊!太子也不是下過令旨,讓各地以商稅上繳數目多少為準,推薦議政官嗎?” “倒是個辦法,可是......”紀坤搖搖頭,“光是一個議政之權怎換得到兩千萬石大米?按照現在南京、蘇州、揚州等地的市價,那可是六千萬兩銀子啊!” “六千萬......”王夫之道,“借糧如何?以將來的田稅相抵。借兩千萬,抵四千萬!” 到底是大儒......賬還是算得不錯的!那些米擱在家里也是發霉,借給朱太子還能抵雙份田稅,收益率還不錯! 黃宗羲補充道:“還要設立議政之所,同治天下!” 顧絳又補充道:“不僅要議政,還要論稅!只有合天下之私才能成天下之公,此乃王政之議也!” 這個顧絳的思想是很落后的,他在《日知錄》中曾說:自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這就是公開肯定自私自利啊! 大公無私什么的,顧大儒是不相信的! 所以他主張“合私為公”,也就是合議出一套符合“眾人之私”的辦法,就是“公”,就能天下大治了。 紀坤則道:“還是應該復封建,明法度!” 這位紀御史是半封建的衛所出身,深知半封建的弊端,同時他也覺得現在的天下碎成這樣,要完全恢復郡縣,立即重建中央集權是不現實的,所以只能“官府者官府之,封建者封建之”。 “不可不可,”顧絳搖搖頭道,“郡縣之失,其專在上。封建之失,其專在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