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喏!” 史德威大聲答應(yīng)著,然后就招手叫來了傳令的騎兵。 身為會用兵的儒帥,史可法當然知道怎么利用車陣擺脫敵方騎兵的追擊了。 大車兵的速度當然是慢的,別說史可法沒有足夠的騾馬,就是有馬拉也跑不過騎兵啊。 不過史大儒帥也有對付多爾袞的辦法,就是拿出一部分偏廂車組成車陣,再留下一下少量的一斤炮和騎兵守在車陣里面虛張聲勢。 曲阜聯(lián)軍山東團練登萊團練(左懋第的軍隊)現(xiàn)在都歷練出來了,多爾袞也不敢把他們當成菜鳥弱兵隨便應(yīng)付。一旦他們擺出車陣,多爾袞就得調(diào)炮來轟。 而布置火炮,反復轟擊,摧毀車陣,到步騎兵沖鋒總有個過程。如果小心一點就得忙活上幾個時辰! 從滋陽到大汶河不過八十多里,如果大軍連夜行軍,沿途扔下兩三個車陣,放棄幾百輛偏廂車差不多就能對付過去了。 如果還不行,那就再留下些騎兵配合小隊的車營兵斷后——車營兵都是花隊,差不多是三十人一隊,由火銃兵長槍兵刀牌兵弓箭手混編而成。這樣的配置如果沒有偏廂車可以依托,打堂堂之陣是不行的。但是作為散兵使用,卻比以營為單位的模范軍步兵更好,如果再配合一些騎兵,再加三個虛張聲勢的車陣,讓追擊上來的多爾袞也有點暈了頭腦。 ...... 炮聲銃聲零零落落的響起,總沒有斷絕的時候。喊殺聲金鼓聲,戰(zhàn)馬奔騰時發(fā)出的蹄聲和嘶鳴聲,也此起彼伏,響個不停。 在泗水北岸,從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開始,從沂水大營中殺出來的清軍的前鋒部隊,就和從滋陽城中撤退的明軍的后衛(wèi)撞在了一起。激烈的交戰(zhàn)在遼闊的平原上全線打響了! 先是雙方的騎兵和步兵小隊展開了廝殺,騎兵互相沖殺,火銃和弓箭相互射擊,然后是下馬的滿洲勇士和明軍車兵隊廝殺成了一團。 占優(yōu)勢的當然是清軍了,老八旗的戰(zhàn)士怎么說都比山東諸鎮(zhèn)的團練厲害啊!可是這優(yōu)勢卻達不到摧枯拉朽的地步。 史可法的火銃采購都是通過“御用商人”沈廷揚進行的,這家伙雖然是商人,但是比原來工部和內(nèi)侍管理的各種“監(jiān)”要老實多了,大大的忠商! 他賣給曲阜團練的火銃主要都是從日本國搞來的三匁筒和登州鐵工坊出品的斑鳩腳銃,前者不僅不大會炸膛,而且還可以倍裝火藥。雖然倍裝之后的用藥量也比不上西班牙輕型火繩槍,但是卻足在三十步的距離上以擊穿滿洲勇士的三層重甲! 而曲阜團練的火銃兵身披的布面鐵甲,卻能防止大部隊的弓箭射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