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27章 咱老子不裝活-《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在中原腹地,河南府和懷慶府交界的邙山南麓,有一處依山而建的塢壁堡寨。這樣的塢壁堡寨在如今的北方山區,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這些堡寨的主人,往往是當地的強宗大族,本來稱霸鄉里,是一方土豪。在亂世來臨后,他們為了保全家門宗族,多半會抱團上山,在附近的險要之地修個寨子,作為一門一族的避難之地。

    如果他們所在的州府,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他們利益的政權統治,他們往往也會選擇合作,離開山中的城堡。譬如現在山東青州、登州、萊州三府地面上的豪強,都會選擇和洪興皇帝的政權合作......雖然朱皇帝要在山東搞攤丁入畝和一體納糧,但是他的政權并沒有觸動這些豪強的底線,也就是土地,而且朱慈烺的軍隊也顯示出能夠保護他們利益的能力。

    但是在河南府這里,因為多爾袞推行的計口授田政策,許多豪強地主不得不選擇繼續對抗,盤踞在各處山險,高舉著抗清的招牌。

    邙山南麓的這處塢壁的主人姓武,號稱和武則天有那么點親戚關系,有個早就“過期”的明朝舉人功名,人稱張孝廉。原本是邙山腳下偃師縣的大地主,在李自成攻破洛陽殺死老福王的時候,武孝廉就意識到天下大亂難免了。于是就散了些浮財,和族人上了邙山,建了一座武家堡,囤積了十萬石米面,想在山中躲過亂世,保全一族。

    可是沒想到擊敗李自成這個流寇入主中州的東虜不知吃錯了什么藥,干起了李自成都沒干成的勾當——搞計口均田了。這一均田可把邙山武家給坑苦了。

    家里世代積攢下來的數萬畝土地都給均了,本來世世代代給他家交租的農民都翻身成了田主,再不理睬武家了。武孝廉不甘心,就帶著族兵下山搶糧,結果被駐守洛陽的清軍當土寇打了,丟盔卸甲逃回了邙山,然后一咬牙一跺腳就派人去向呂梁山三太子稱臣,得了個偃師縣令的官職,開始在邙山上干起抗清保明的大事業了。

    可是到了崇禎二十年,大出他預料的事情又來了,看著在東南越混越好的南明沒有打來河南,呂梁山上的張牙舞爪的貸王三太子也沒打過來,倒是早就消失在大家視線當中的張獻忠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了,勢如破竹,占領了洛陽。

    這可就是東西兩京在手了......當年李世民打敗竇建德、王世充以后,不也是這樣的局面嗎?

    武孝廉是很相信得中原得天下什么的,于是就去洛陽投了張獻忠,當了大西皇帝的偃師縣令。

    不過他在偃師縣衙大堂上沒坐幾日,張獻忠的養子張可望就在鞏縣兵敗,接著偃師也告不守,武孝廉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縣城,再上邙山。

    就在他準備辭了大西朝的官,再回去吃朱三太子的回頭草的時候,東虜又在山東和南明的北伐軍打起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兴业县| 抚远县| 原阳县| 柳江县| 志丹县| 尉犁县| 张家界市| 渝北区| 卢氏县| 壶关县| 都江堰市| 崇信县| 邳州市| 乌苏市| 南木林县| 筠连县| 揭东县| 沁阳市| 陆川县| 托里县| 石楼县| 射阳县| 建始县| 科技| 祁阳县| 文化| 汾阳市| 芦溪县| 即墨市| 青龙| 邯郸县| 磐安县| 云霄县| 宁陵县| 南靖县| 马关县| 平湖市| 寿光市| 红原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