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孤王真是逃難的-《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梨花江畔梨花驛。
擁有這個充滿詩情畫意般的名稱的小鎮,卻是一處破舊到了極點,既沒有梨花,也沒有驛站,更沒有詩人的邊境小鎮。
梨花驛的“梨花”二字來源于梨花江,也就是從云南通往安南的紅河。而“驛”字則來源于一座早就廢棄的驛站和一場黯然收場的安南之戰。
在明成祖征服安南的那些年中,梨花驛真是是驛站。還是聯絡云南、安南之間通信往來的重要驛站。
不過在明宣宗罷征安南后,梨花驛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依托驛站而生的人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活路。就是通過只能勉強航行的梨花江進行一些跨國貿易,賺不了大錢,卻也能養家糊口,將梨花驛小鎮維持了200多年。也讓逃難中的大明云南王朱慈照在進入安南都統司境內前,有了一個臨時的落腳之處。
現在已經是大明洪興二年四月初二了,在二月底放棄昆明,又一次踏上逃亡之路的大明云南王已經過了一個多月顛沛流離的生活。不過今年已經滿18歲的朱慈照也擁有一副遺傳自崇禎皇帝的強健體魄,而且從五年開始他就沒怎么安穩過,早就習慣了不斷跑路的日子。
所以跑到梨花驛的時候,這位王爺依舊精神抖擻。
而跟著他一起跑路的,也都是跑習慣的主兒。張勇打不過東虜,打不過流寇,還不會跑嗎?
而邱磊也是善跑的,五年前北京淪陷的時候他在山東帶兵,現在都跑到云南了,多能跑啊!
跟著朱慈照的王妃左夢梅,現在叫邱夢梅了,一樣習慣東奔西走,這些年天南海北的去了好多地方呢!
至于跟著云南王入滇的軍隊,也都是善走的——他們不僅有多年鍛煉出來的腳力,而且還因為他們入滇的時候沒帶家口(家眷都留在貴州,本打算完全搞定了云南再去團聚),所以能說走就走。
近三萬人的大軍,加上一萬多牽馬拉車的民伕,出了昆明就一路南行。
因為他們之前在臨安府和沙定洲夫婦打了一年有余,所以都是熟門熟路,也知道上哪兒籌集糧草。
因此一個多月的行軍,也沒把這支北人和荊人為主的軍隊給拖垮了。
哪怕是到了梨花驛,他們也沒顯出一支戰敗的逃難之軍應有的落魄,不僅帶著他們的兵器盔甲,連補給都相當充足。因為在梨花驛以南一百多里的虧龍江沿岸,就是沐氏勛莊的所在(這一塊在后世屬于越南),在虧龍河的河谷地帶有大片的良田。在上一次打沙定洲的時候,張勇、邱磊就知道有這處勛莊。所以這次跑路的時候,就派了精兵打頭,先占了勛莊,然后又從附件的幾個土司那里調集了民伕,把糧食運去了梨花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阡县|
武夷山市|
九龙县|
旌德县|
衡山县|
仁布县|
西城区|
阿克苏市|
尉犁县|
静海县|
施秉县|
永州市|
朔州市|
四川省|
石家庄市|
吴忠市|
平阳县|
乾安县|
苗栗县|
宜章县|
定兴县|
南川市|
旬邑县|
泰和县|
云林县|
垣曲县|
无棣县|
广安市|
德惠市|
奉节县|
平武县|
许昌市|
忻城县|
定日县|
阜康市|
刚察县|
富蕴县|
明星|
苏州市|
延吉市|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