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有了舉人入仕,”崇禎上皇皺眉道,“那這個貴胄學(xué)堂”他忽然一頓,“朕知道了,皇兒還是不大相信東南的士大夫啊!” 秦淮河畔某處宅邸的后花園,一處可以欣賞到秦淮美景的樓閣之內(nèi),幾個道袍紗巾的士大夫,正分頭落座,一邊喝茶,一邊說著話。 “光武皇帝是中興之主,開創(chuàng)基業(yè),掃蕩天下,少不得河北豪杰和南陽豪強的助力,照顧一下豪強、豪杰,視他們?yōu)樾母闺殴牵彩侨酥G椤!? “但是天下讀書人怎么辦?自古打天下靠豪杰、豪強,治天下靠得是讀書人!可是光武帝卻想讓豪強、豪杰的子弟都當(dāng)太學(xué)生,堵了天下讀書人的上進之徒!” “是啊,自光武帝即位,科舉就停辦了,舉人功名也沒有了,連秀才也不取了讀書人想要出仕,只能考個微末小吏,然后慢慢蹉跎!” “幸好北朝、西朝都不開科舉,要不然讀書人都歸心二朝,那本朝可就” “密之,你說什么呢?今天咱們是說漢史,哪有什么本朝?” 這幾個士大夫原來在研究“漢史”,說的是光武中興之后重用南陽豪強、河北豪杰的得失可是其中一個被稱為“密之”的年近四旬的讀書人,卻一時說走了嘴,提及了“本朝”,馬上就有人打斷了他的話。 打斷他的人是崇禎十八年恩科的進士陳貞慧,東林黨魁陳于廷之子,復(fù)社四公子之一。現(xiàn)在官拜禮部同文館主事,主管翻譯西洋各國的書籍文稿。 而被他打斷的也是復(fù)社四公子中的一人,名叫方以智。他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在北京城破時跟隨朱慈炯、朱慈照、朱慈煥三兄弟逃跑他是朱慈炯、朱慈照的講官,當(dāng)然得跟著學(xué)生跑了。這一跑就跑了好多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朔方軍節(jié)度使司的都知進奏院使了。 所謂都知進奏院使就是藩鎮(zhèn)的“駐京辦主任”,在南京官場中的地位特殊,所以也比較敢說話。 昔日復(fù)社四公子中的冒襄也在這座小樓當(dāng)中。冒襄也是崇禎十八年的進士趕了個末班進士,官運也算不錯,現(xiàn)在是格致京學(xué)堂的副司業(y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