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大順白撿了個緬甸-《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轉眼已經是西元1650年了。
這一年是大明的洪興四年,也是大清的順治七年,同時還是大順的共治二年,三個年號現在就擺在東吁王朝的君王莽達喇王的面前,供他選擇。
當然,他也可以一個不選,而用自己的即位時間來紀年,那么今年就是莽達喇王三年了。
和隔壁的阿瑜陀耶王朝統治的暹羅王國不同,東吁王國統治的緬甸王國的國土大部分都曾經屬于大明的“三宣六慰”,也就是南甸宣撫司、干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車里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從法理上說,暹羅是大明的外藩,而緬甸王國所轄的土地,則基本屬于大明的內藩,也就是和秦良玉他們家的石柱宣慰司,還有現在的平西、朔方、川西、川東、東寧、靜海、金甌等七方鎮屬于一個性質,都是大明內部的地方自治政權!
這外藩、內藩雖然只是一字之差,看著好像差不多,都是個“藩”,但是在法理上的區別可就太大了。
哦,如果大明王朝半死不活的混日子,那么莽達喇王大可不必去理睬什么外藩、內藩——大緬甸東吁王朝可不吃明朝那一套宗藩朝貢體制!
可問題是現在明朝雖然丟了半個北方和大部分的四川、云南,看著好像塊不行了,但是卻在海上和南方爆發了。
先是傳來了明軍進入安南,扶植黎王,冊封四侯,將安南徹底拉回了明朝的宗藩體系。
然后又傳來了明朝——安南聯軍滅亡占城和明軍蠶食真臘東部的金甌、九龍江平原,并且在真臘和占城的土地上設立金甌、靜海兩個方鎮的消息!
就在阿瓦城內的東吁王朝君臣還沒從東方發生的劇變中反應過來的時候,更加可怕的消息就從鄰國暹羅傳來了。
暹羅國王剛剛明朝海軍艦隊的壓力下,簽署了一個什么《明暹宗藩條約》,全盤接受了大明帝國提出的“外藩義務”,而且還同意明朝占據距離阿瑜陀耶城不過一日路程的地內島及其周圍20萬萊(大約48萬畝)的土地用來屯兵1000——屯兵1000用得著20萬萊的地?東吁的君臣們都認為派去暹羅的密探不會數數,要么是地數得多了,要么就是兵算得少了。
也許屯駐暹羅的天朝大兵不是1000人,而是10萬人......
大明天朝是不是想拉上暹羅、安南一起來討伐東吁啊?
現在的東吁王朝可不是莽應龍統治下的極盛時代了!在莽應龍死后,因為莽應龍的好戰國策元氣大傷的東吁王朝又遇上了爆發的暹羅納黎萱大帝,結果被揍得分崩離析,最后還是因為納黎萱大帝死于天花才撿了條命。不過國家也因此四分五裂,直到二十多年前才被莽應龍的孫子阿那畢隆再次統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万州区|
华坪县|
筠连县|
新昌县|
犍为县|
尉犁县|
垣曲县|
沅陵县|
布拖县|
商都县|
鹰潭市|
石狮市|
斗六市|
玛纳斯县|
涟水县|
杨浦区|
潼关县|
彭山县|
新龙县|
双辽市|
侯马市|
榆社县|
六枝特区|
阿克陶县|
虞城县|
景德镇市|
清流县|
凤台县|
甘肃省|
嵊泗县|
西安市|
长泰县|
彭州市|
沭阳县|
枣强县|
项城市|
和硕县|
宣化县|
吉安市|
大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