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大量裝著洪興三年式火繩槍(仿西班牙輕型火繩槍)的木箱子,正堆在新啟用的南京浦口碼頭上,碼頭工人們用腳踏式吊車和獨輪車將這些箱子搬上了幾艘將要西行的長江沙船。
兵部軍械司的軍官們則和幾個跟隨吳三桂前來南京的平西藩軍的軍官,拿著本子和單據,一樣樣對照著這些將要發運的槍支。每一個箱子在裝運上船之前,都必須開箱檢查,點驗數目,檢查配件和槍支是否完好,無誤之后才能重新裝箱,貼上封條,搬運上船。
真是絲毫都不能馬虎!
朱慈烺和吳三桂現在都在碼頭的一角,和軍械司使陳克潛一起看似隨意的走走看看,不時打開一個還沒有貼上封條的箱子,拿出里面的火槍擺弄幾下。
陳克潛看著朱慈烺和吳三桂都露出了滿意的表情,就連忙補充上兩句:“這批發往陜西的火槍都是南京浦鐵、上海沈鋼、泉州鄭鐵的產品,質量非常可靠......三大鐵廠現在都請了許多荷蘭國的大匠,修建了精煉爐、鍛爐、150-300磅的水力錘、水力鉆床、水力鼓風機和可變速蓄水池,還引進了他們的鈑金法。
另外,大冶鐵廠現在也建起了高度超過一丈的大高爐,專門開了特供軍工的人參鐵爐,用木炭煉好礦,再用石灰去渣。煉出的生鐵再運到南京、上海精煉,泉州鄭鐵則用閩鐵......有了上等生鐵,再用水力大錘百鍛而熟,打出來的熟鐵品質極佳,再用來生產火槍和板甲,良品率就能大大提高了。”
這個陳克潛是天津衛的匠戶世家出身——明朝的匠戶制到中后期時就崩潰了,匠戶不再上番服役,而是改成了交稅。交完稅后,就各自經營,混得好的就成了作坊主,混得差的就是勞動人民了。而天津衛打鐵陳家就是匠戶中混得好的,借著萬歷援朝之役的東風發了家。又有族中的子弟中了舉,這下不僅有錢,而且還有了政治上的保護傘。
傳到陳克潛的父輩,已經是天津衛城內第一等的富家了。不過他們打鐵的技術并不好......世世代代經營鐵業,還靠打鐵發家,不等于就是冶鐵專家了。這只能說明他們那些粗制濫造的產品正好符合大明窮鬼朝廷的需要!
就明朝那點財政收入,要給那么多宗室、官員、軍隊開支糧餉,管事的官員還得撈一點,還能剩下幾個錢去買裝備?當然是越便宜越好......好東西有,佛山造的就不錯,嫌不好還有澳門造,再不濟可以進口。
可問題是沒錢啊!
好的鐵器得用上等的“人參鐵”加上木炭來冶煉,成本高昂。當時的大明朝根本不可能大量采購,所以善于粗制濫造的天津鐵器陳就應運而起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甘南县|
临海市|
丰镇市|
竹北市|
睢宁县|
安溪县|
盱眙县|
武城县|
兴文县|
芦山县|
沂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广汉市|
公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绥中县|
迭部县|
台州市|
石河子市|
汤阴县|
榕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普兰县|
茂名市|
吴忠市|
金山区|
墨竹工卡县|
富锦市|
朝阳区|
化隆|
桐乡市|
龙游县|
桐梓县|
县级市|
镇雄县|
密云县|
宽甸|
泾川县|
司法|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