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第一期孔代補習班的結束,大明帝國的戰(zhàn)爭機器開始隆隆轉動了! 雖然大明北伐的第一期目標是中原,但是戰(zhàn)爭開始的地方卻是西北和東北的海上。 準噶爾部的倒戈和對葉兒羌汗國的戰(zhàn)爭,看似和大清國沒太大關系,但其實不然。 因為一旦準噶爾部變身為大明北庭軍,喀爾喀蒙古的西部就會暴露在準噶爾大軍的兵鋒之下! 而且葉兒羌汗國一旦滅亡,大清國同和碩特汗國的聯(lián)系就會被切斷。而和碩特汗國對大清的重要程度,是超乎許多人想像的。 因為和碩特汗國統(tǒng)治著西藏、青海,是藏傳黃教格魯派的保護者!而漠南、漠北蒙古諸部現(xiàn)在都信奉藏傳佛教,視西藏大喇嘛為現(xiàn)世之佛!所以大喇嘛對于蒙古的地位,有點像西方天主教的教宗。 一旦和碩特汗國被大明攻滅,西藏黃教成為大明的幫手,那么大清在漠南、漠北蒙古的統(tǒng)治就會動搖! 所以多鐸是不能對準噶爾部的倒戈和葉兒羌汗國的滅亡置之不理的! 不過多鐸的應對之策也不一定是出兵攻打準噶爾部(北庭軍),因為距離太遠,后勤保障太難。 不用上孔代的補習班,大元帥府的那些參軍們就能猜到多鐸會用圍魏救趙的辦法拯救葉兒羌汗國并且震懾準噶爾部。 而多鐸眼中的“魏”,只可能是朔方軍! “三弟,一旦準噶爾部入侵葉兒羌汗國并打出大明北庭軍的旗號,你的朔方軍就必然會成為多鐸攻打的目標!” 在南京紫禁城內,朱皇帝正在和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朱三太子”朱慈炯一邊走路,一邊說話。兩人身后還跟著一大堆的太監(jiān)、宮女、侍衛(wèi),遠遠的跟著,也不發(fā)出什么聲響。 兄弟兩人正往武英殿去,今天是朱慈炯離開南京的日子,他得去向崇禎上皇和周上皇后磕頭辭行。 朱慈烺也是為這事兒從老山宮返回南京紫禁城的,而崇禎和周后也從他們休養(yǎng)的西圃離宮回到了紫禁城,住進了武英殿,等著倆兒子來拜見。 “朱三太子”的心情不怎么樣,準噶爾部明明是他聯(lián)絡來的,可是解套的卻是吳三桂,而他還得繼續(xù)當“貸王”,看起來還要世襲罔替了! 因為朱慈烺已經(jīng)找到了一個維持中央和藩鎮(zhèn)和諧的好辦法——從藩鎮(zhèn)招募童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