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時候就不是后方歉收了,連前線七八萬大軍的吃飯也成問題了...... “岳樂,交給你了!”多鐸知道岳樂謹慎穩重,有大將之風,所以就把頭陣給了他,“72個牛錄的步軍都給你......好好打!叫南蠻子知道咱大清天兵的厲害!” “嗻!” 岳樂行了個打千禮,領了多鐸的將令就往前線去了,還沒到地方,前方就響起了隆隆的炮擊聲。 這是明軍徐海軍節度使高杰所部的2個炮兵營所轄的32門3磅炮在開火! 別看明軍火炮的數量較少,但是布置得非常集中,所以在局部區域是擁有火力優勢的! 其實高杰的兩列步兵大陣也擺得比較密,每個營的大約24o名長槍手都組成了4列橫隊,兩個橫隊之間的距離都比較近,只有不到2o步。而每個營所屬的約24o名火槍手,則在長槍橫隊前列了三排,每一名火槍手間的間隔只有半步。而且前兩排火槍手還錯開列隊,這樣前兩排的火槍手就可以同時開火。而第三排的火槍手則是替補,用來補充前隊的損失以維持隊列......很顯然,高杰的打算就是最大限度的揚火力,用槍彈給予對手最大的殺傷了。 在火槍手前方,就是一字排開,正在急射擊的32門3磅團炮了! 它們轟擊的目標就是兩里多外的清軍炮兵陣地,打出去的都是昂貴的鉛彈。這個時代的炮彈有鉛彈、石彈、鐵彈、霰彈四個品種,其中鉛彈因為比較軟,比較容易塞進青銅炮膛,所以可以做得比較大,炮彈和炮膛間的游隙就小,氣密性就比較好了,所以打得又遠又準。 而且明軍的炮手經過這些年的嚴格訓練,手藝也看漲了,炮的度很快,瞄得也準。不再需要齊射和統一觀瞄(這樣會影響射),就能把鉛彈一堆一堆的打到清軍炮兵陣地上去了。 清軍的炮陣,頓時就是一片煙塵斗亂,人揚炮翻。 當岳樂冒險步行上到前沿的時候,清軍的炮兵也開始反擊了。因為不斷有明軍的炮彈落下,所以清軍的炮兵陣地上亂成一團。不斷有大炮被打翻,有炮聲被打死打傷,慘叫驚呼之聲此起彼伏。 在這種情況下,訓練水平并不怎么高(訓練炮兵對多鐸來說太貴了)的清軍炮手就打得非常亂了,既不快,也不準。雖然大炮的數量是對手的三倍,但是卻沒揮出應有的威力,轟了好一會兒,似乎也沒打啞幾門明軍的大炮,倒是自家這邊已經有五六門火炮被打翻了。 不過這些清軍大炮也不是完全沒用,倒是制造出不少煙霧。因為今天的戰場上沒有什么風,硝煙一下散不掉,所以戰場中央很快就煙霧彌漫,能見度急劇下降。 “吹號,擂鼓!”岳樂等待的就是這個時候,所以毫不猶豫就下了命令。 二月十三日,剛到午時,4o個牛錄的清軍步兵,就開始在一陣一陣的戰鼓聲中,結陣而進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