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年時間看上去很久,但是擱在眼下這個航害靠風的時代,能夠往來一圈也不算慢了。 這一個圈子下來,除了北赤道暖流這一段沒有什么生意可以做,其余的地段都有生意可以做。 由菲律賓北上可以運香料和木材。中國東南沿海和日本國出產豐富,也是有大買賣可以做的。而美洲西北海岸,則出產毛皮和黃金。金礦現在還沒發現,但是 美洲貂可是赫赫有名的! 歷史上羅剎國的殖民者就是一路尋找上等毛皮溜達到阿拉斯加的! 另外,美洲西北部的土地也比較肥沃,適合開墾。 當然了,短期內讓大量的中國農民坐幾個月的船去美洲種地還是不現實的。但是肥沃的土地和適宜的氣候,還是可以讓少量的農場主在北美大陸的西北部開辟出大片富饒的農場,以支持大明殖民者在北美西北部淘金或獵取毛皮。而淘金夢碎的冒險者,也能在北美西北部弄到一塊農場安定下來。 這樣一來,只要美洲航路得以開辟,揣著發財夢大明的冒險家們就會自己往美洲西北部去了。 這種民間自發,有利可圖的殖民,對于大明王朝來說,才是最為經濟的......可問題是有個“神經西班牙”把持著太平洋,不讓大明的海船過去! 當然了,太平洋也沒蓋子,西班牙人不讓,大明也可以派船溜達過去。但問題是大明海軍手頭沒有海圖——沒有海圖也可以自己畫,但是畫海圖需要很多時間去摸索,你這個不可能一次成功啊!而探索船來來往往的,又需要在太平洋對岸找一些落腳點加補給。 而太平洋東岸的大部分地區又都在西班牙人的控制下,大明探索船溜過去沒準就給直接擊沉了! 即便不被擊沉,兩眼一抹黑的,也很難找到地方落腳...... 所以在無海圖情況下探索的風險很大,朱皇帝手頭能過太平洋的海軍人才又少,不能這樣浪費。 因此朱慈烺一直不曾開啟殖民美洲的行動...... “下官寫了一本游記,”鰲拜這個時候取出了早就被朱慈烺的侍衛檢查了三遍的《熬拜東游記》交給了黃小寶,“正好帶來獻給陛下,其中記載了下官新大陸西海岸的見聞。哦,下官在圣大哥游歷時還撿到了一張日斯巴尼亞人所繪的太平洋海圖......” 什么?撿?這玩意在圣迭戈的大街上能撿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