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上,皇上,好消息!好消息......” 被人稱為“皇上”的人是金福臨,他現在不是公開的皇上了,但是在北京城內,手底下的人還是管他叫皇上。福臨也不制止他們瞎叫......他挺得也順耳,能聽一天是一天吧! 至于朱慈烺的討伐,他也無所謂了......因為各方面的消息匯總后,都指明了這樣一個現實,就他和大明之間的戰爭還沒完! 因為他是不能讓出北京城,土默川更是去不得的。土默川的水土比北京周圍差遠了,甚至連燕山北面的壩上草原也比不了,真要是去了,也就是個慢慢餓死的命。 而且歸化城因為清軍早年的破壞,已經殘破不堪,根本守御不住。土默川周圍也沒有什么可以倚仗的天險,很容易遭到代王朱慈炯和周遭蒙古部落的侵擾。 特別是那個代王朱慈炯,他麾下有許多恨清朝入骨的大同兵,一旦福臨西遷土默川,幾乎肯定會遭到朱慈炯所部的攻打,到時候歸化就會變成第二個大同...... 所以再三權衡之下,福臨和他的大臣們都認為不交出北京比較有利。 而且北京城中福臨也不是沒有一點底牌的,他還有堅城可倚,還有大兵可用,還能多年的積攢下來的軍糧可以吃——想到這些糧食,福臨就忍不住要掉眼淚,那都是多爾袞留下的遺產。是多爾袞在五年停戰期省吃儉用存下來的,總共有近三百萬石的面粉、小米、黃豆啊!這些糧食足夠守城的兵士和家眷吃上幾年的! 果然世上只有阿瑪好——朱慈烺這個阿瑪不算! 福臨就不信了,朱皇帝真有能力將幾萬到十萬人的大軍置于北京城下長達幾年! 雖然衛河水道被明軍打通,天津衛也變成明軍的囤糧之所,但是天津到北京這段的運河可有多處淤積損毀,不加修繕是難以大用的。所以明軍的糧食轉運成本還是不低的......如果吃飯的大軍多達十萬,再加上牲口,加上轉運的民伕,怎么都是巨大的消耗。 除了北京堅城之外,在洪興七年秋天,福臨手頭又多了一張王牌,就是天下漢奸歸心。 朱皇帝對范文程、孫思克、李率泰、許定國、耿繼茂等大漢奸的處分太嚴酷了,到了兇殘的地步,雖然震懾了中州的人心,但同時也有副作用,就是讓還沒有落入明軍之手的大漢奸絕望恐懼。 其實朱皇帝這么干,也不完全是因為恨漢奸,他要真那么恨漢奸,祖大壽怎么還好好的?朱慈烺用酷刑處罰大漢奸,也是為了殺雞儆猴,震懾人心! 中州從崇禎初年到現在,連年戰亂,兵匪橫行,百姓也不得不結寨自保,地方豪強也就應運而生。 而這些豪強的中堅力量,又大多參與過反對大明王朝統治的各種斗爭的——真要堅定擁護大明的豪強,早就跑去南朝當功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