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多了!”馬士英搖搖頭,“實在太多了......” “多嗎?”阮大鋮搖搖頭,“瑤草,等你接了江南巡撫的差,就知道什么叫多了......現在江南一年上交的錢糧折銀多達兩千萬,而且江南省還不包括應天府!四川那么大,一千五百萬算多嗎?” “圓海先生有所不知,”川貴總督曾英連連搖頭道,“川軍的根底就是四川士紳的團練,大家打生打死那么多年,最后打出個增稅十倍,這,這,這......” 阮大鋮兩手一攤:“可你們打不過流寇?。 ? “但是我們也沒讓流寇出來啊!”曾英道,“這些年不是咱們在西邊頂著,流寇早就殺出來了......朝廷不能忘記咱們川軍的功勞苦勞啊!” “怎么就忘記了?”阮大鋮一愣,“川軍將士升官財的人不少吧?朝廷也沒少給川軍軍餉?。 ? 馬士英道:“陛下說了,流寇所均之田,不能再還給原主......四川士紳和有功將士,將來只能從流寇的軍田中取地?!? “原來如此......”阮大鋮想了想,“那大約有多少土地可以分配?” 曾英不答,而是看了馬士英一眼,馬士英道:“約莫有一千五百萬畝?!? 阮大鋮又問:“還剩下多少?” “至少三千五百萬畝?!瘪R士英說。 “那總數就是五千萬畝,一畝交納相當于三錢銀子的大米,就是一千萬百萬兩了,安裝現在的米價,也就是兩三斗吧......”阮大鋮道,“四川還有鹽稅,三百萬總有吧?扣去鹽稅,那就是一千三百萬兩,一畝交兩斗米就足夠了。 其中大約兩成是給地方作為收稅開支用去掉,實繳不過一千零幾十萬石?!? 現在明朝的田賦、田租(軍屯田)是可糧可銀,而且不計火耗,百姓只需要到縣繳納即可,運輸成本也不高。 而官府拿到糧食或銀子后,再看情況處置,要么押解入庫,要么變賣折現。依著所在地區的道路、水運情況,會有不同的火耗標準。最多可以達到三成,少的也有半成,兩成只是一個均數。而地方官府或是軍屯司如果善于經營,就能從中撈到不少油水......這可是合法的收入,不用擔心御史找茬。 阮大鋮又說:“另外,現在四川的工商凋敝,朝廷也不會再求什么商稅分成,這筆收入也都是給地方的。四川地方,一年也能有兩三百萬......四川地方上,一年也能有幾百萬的利益啊!曾總督,你仔細想想,這樁買賣到底能不能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