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對滅亡島津的是鄭芝龍,他是知日派,知道日本國就是個泥坑,多的是不好好種地的武士——當(dāng)然了,也沒那么多的地可以種。以大明現(xiàn)在的國力,要推平島津家的城堡,在薩摩藩殺個幾千幾萬都沒什么難度。 但是要長久的統(tǒng)治九州島實在太費勁兒,而且虧本啊! “陛下,如今德川幕府一心投靠天朝,”鄭芝龍又道,“我朝坐觀其成即可,不必擴大日本征伐之事。朝廷的兵力應(yīng)該轉(zhuǎn)而南向,一是救護暹羅;二是收復(fù)呂宋。” 鄭家和德川幕府的關(guān)系密切,所以維持德川幕府對鄭家最有利。而另一個對鄭家有利的事情就是開拓南洋了! 南洋有香料、米糧、木材、貿(mào)易四大利益。其中香料為荷蘭獨有,米糧利益則屬于暹羅、金甌、靜海、安南,木材之利主要屬于暹羅和金甌,貿(mào)易之利則為英國、荷蘭、鄭氏、葡萄牙、西班牙等各方瓜分。 鄭芝龍覺得現(xiàn)在的形勢大好,大明,哦,也就是他家應(yīng)該再多占一點......至少把西班牙的那一份都吃了! 所以他就鼓動朱皇帝進軍呂宋,反正呂宋已經(jīng)有個“成功灣”了,再進一步拿下整個馬尼拉灣也沒多困難吧? 朱慈烺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陛下,”大元帥府軍師吳三輔開口了,“四川、云南還在流寇之手,川滇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正翹首以盼王師啊!” 什么?四川、云南的老百姓都在水深火熱當(dāng)中?朱皇帝心說:這是川滇百姓說的,還是你吳三輔代表他們說的?朕可不是昏君,一定要調(diào)查清楚了再做決定。 “陛下,”兵部尚書李若璉道,“臣以為國之大患,始終在北不在南,在陸不在海......東征之戰(zhàn)應(yīng)該速決,下一步可以攻占鹿兒島城,以震懾倭寇,然后就該趁勝收兵,移師東征!” 是啊,多鐸還等著死呢!他現(xiàn)在要死不死的吊著,也不是長久之策啊! 朱慈烺笑了笑,依舊不置可否。 禮部尚書錢謙益對朱慈烺還是了解的,知道他不表態(tài)的原因是沒有聽到合自己心意的話。 而朱皇帝的心思,恐怕是在新大陸吧? “陛下,”錢謙益道,“臣以為東方新大陸乃是天選王霸之地,我朝想要千秋萬代,制霸四海,就應(yīng)該盡快搶占新大陸的地盤......而要東跨大洋,就必須以日本為跳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