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西班牙艦隊已經慘敗,損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艦船,余部已經夠不成威脅。 所以明軍也沒必要占據櫻島——櫻島并不是個能讓大軍持久駐扎的好地方。因為櫻島的地形復雜,距離薩摩半島、大隅半島都太近,容易被不要命的日本武士滲透。 如果不是為了威懾鹿兒島城,牽制島津家的兵力,駐扎櫻島就沒什么用處了。 朱慈烺道:“先讓日本人自己斗一斗,等德川幕府吃了虧,自然會答應朕的要求......現在,我們該去美洲多占一點地盤了! 種子島已經到手,這座島嶼上有不少良田,石高在一萬以上。今年秋天已經能征購到不少糧食,如果能有五千石,應該就能支持1000——1500人移居新大陸了。所以咱們暫時不需要從日本獲得更多的東西了。” 移居新大陸是個漸進的過程,第一批過去的只有三十戶,就是去試水的。 根據計劃,第二批飄洋過海去新大陸的人就多了,有1000——1500人。有了第一批移民積累的經驗教訓,他們在新大陸的開拓會容易一些。 在這一批移民站穩腳跟后,第三批開過去的移民人數就該有三四千了! 不過以這個速度向北美移民還是太慢了——一年三四千,十年才三四萬啊! 所以為了多快好省的運輸移民去搶地盤,海軍司在去年河南號出發后,就向大明的四大船廠下達了專用太平洋移民運輸船的設計合同......要求價廉物美,能夠適應北太平洋的風浪,還要能多拉快跑,所用的水手要盡可能的少,以便減低成本。 移民北美搶地盤的事兒,在朱慈烺看來,其實就是一個殖民成本之爭。誰的成本最低,誰就能搶到最多的份額。 不過光有價廉物美的太平洋移民專用船也不能保證以較低的成本向北美洲送人,因為大明距離北美太遠,必須要有日本國這個跳板。 從日本到北美的距離,比直接從中國出發中間不在日本停留近了2000里——5000里,這意味著船只可以少帶10——20天的補給,從而可以多載許多乘客,人均成本自然就低了。 可別小看10——20天的補給,人一天要和2000毫升的水才,差不多就是4斤,10天就得喝下40斤,20天就是80斤,再加上其他消耗,20天的補給品重量都能趕上一個成年男子了。 “陛下,”鄭芝龍問,“您要長崎是為了給東去美洲的船只添加米糧和酒水?” “當然不是!”朱慈烺搖搖頭,“添加米糧、酒水的最佳港口應該在仙臺藩一帶。” “那長崎是......” 朱慈烺笑了笑,道:“朕要在長崎招募武士軍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