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王陛下......” 又有人恭敬的向克倫威爾行禮,并且稱他“國王陛下”了。這個人就是昔日堅決反對斯圖亞特王朝的安德魯.馬維爾,也就那位剛剛返回倫敦的英格蘭共和國派往大明的特使。 “安德魯,你這么也這樣稱呼我?”克倫威爾有點訝異的看著自己的這位心腹,“我在想什么,你難道不知道?” “護國主殿下,您想真正的將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威爾士統一在一起,讓數百萬人全都說一種語言,擁有同樣的信仰,服從同一個政府和國王。以后再也沒有英格蘭人、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只有不列顛人!以后不列顛的土地上,再也沒有圣公會、長老會和天主教,只有最純潔的清教。 以后再也不要因為信仰問題而引發手足相殘的內戰! 這就是您,偉大的英國護國主的理想!我說的對嗎?”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故事,安德魯.馬維爾是不知道的,他沒看過后世某些國家的歷史書。克倫威爾同樣也不知道什么資產階級革命......他們倆只知道倒霉的查理一世是被英國國內沒完沒了的宗教沖突給搞死的。 所謂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其實是一場宗教戰爭!是一場由一系列教派矛盾和查理一世的處置失當而引發的宗教戰爭。 當年查理一世所接手的英國就面臨著嚴重的教派林立和族群沖突的問題,一方面是圣公會(英格蘭國教)、長老會(蘇格蘭國教)、天主教(愛爾蘭國教)、清教四大教派的沖突。一方面是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三大族群互相敵視。 查理一世的父親詹姆斯一世就被四派三族的斗爭夾在中間,和了一輩子的稀泥,對內對外都處處忍讓,憋屈的要死,總算維持了二十余年的安穩,把國家交給了頭腦不大靈光但是又自作聰明的查理一世(查理一世本來不是繼承人,但是在他18歲的時候,他的哥哥亨利去世,因此才成為繼承人)。 而查理一世即位之后,就把他的“憋屈”老爸當成了反面教材,希望通過他的“宗教融合”路線,把圣公會、長老會、天主教、清教等教派合為一體...... 為了拉攏天主教徒,查理一世一開始試圖娶一位狂熱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但是對方認為他是一個異端,想要把他留在西班牙接受為期一年的再教育。于是查理只好娶了一位同樣信仰天主教但是沒有那么狂熱的法國公主——但是這位法國公主依舊沒有改宗圣公會,因而遭到圣公會教徒、清教徒、長老會教徒的一致反對,連加冕禮(王后加冕)都沒能舉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