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一個晚上,湯泉鎮上的大元帥府衙門當中,則是燈火通明。 包括軍師吳三輔在內,大元帥府下屬各司使,以及更低級的參謀軍官們,今晚都在加班準備北伐計劃的草案呢! 朝鮮國變的消息傳來后,大元帥府的中高層都已經知道北伐戰爭要提前了! 而老山宮內的那位特別會賺錢的大明中興之主,也許明天開朝會的時候就要問起北伐方略了,可不能沒有一點準備啊! 大元帥府的中堂內,這個時候正飄散著非常濃郁的茶香,吳三輔高坐在上首,閻應元、徐爾默、戚元弼、孫富貴、鄭建功、朱純杰等一干司衛主官則各自落座,都捧著茶碗,一邊喝著提神的濃茶,一邊商量著北伐的大方略。 “依我看吶,這一次的平遼之戰是不可能速決的,三年能贏就不錯了......這平遼啊,還是得打持久,耗財力。只要能把滿洲的財力耗盡,平遼之役也就大獲全勝了。而要耗盡滿洲的財力,關鍵就的兩個,一是海路封鎖!不能讓他們向新西班牙出口毛皮、東珠。二是持久接觸,最好能無日不戰,一時一刻都不停,讓東虜的農夫不得耕種,土地荒蕪,百業凋敝,熬上兩三年,自然就垮了。” 現在正在發表意見的是吳三輔,他是遼人,又是遼鎮出身,而且又熟知營田耕戰的事情——遼鎮當年也搞屯田,不過根本不能靠屯田養活大兵,還得朝廷每年拿幾百萬錢糧來喂。 既然遼鎮不能靠屯田活命,那么東虜也不可能靠種地維持大軍。所以只要斷其貿易,再進行持續的進擊,使東虜的人民長期在戰場上奔波,不得休息,無法耕種,那么三兩年后,自然民盡財窮。 到時候多尼的滿洲兵就混得跟明朝餓肚子的衛所兵一樣,自然就滅亡了! “毛皮、東珠不可能完全封鎖,”鄭建功立即提出了異議,“東南這邊和歐洲那邊對毛皮珍珠的需求極大......如果咱們封鎖了關外的毛皮、東珠,那么羅剎國就會漁翁得利。羅剎國在蒙古、蒙兀斯坦一帶和咱們的矛盾不小,而且他們占著交通上的優勢,很難徹底將其擊敗。如果讓羅剎人通過毛皮、東珠貿易增強了財力,西北和北方的問題就難解了。” 他說的當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實話——他之所以會反對封鎖毛皮、東珠貿易,是因為朱慈烺已經開始將毛皮、東珠當成了中歐海上貿易的一個增長點。 在茶葉暫時打不開局面,絲綢和瓷器被荷蘭人壟斷的情況下,要想染指中歐海洋貿易,就必須另辟蹊徑,找到新的貿易品。毛皮、東珠這兩樣奢侈品,無疑是可以支持起海運航線的重要商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