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是《易.革.彖辭》中的話。”封思忠讀過的書多,馬上就說出“革命”的出處了。 郝?lián)u旗這下也明白了,他能當講武堂的堂長,自然是被李巖逼著補了許多課,現(xiàn)在也是半個文化人了。 “陛下,他們,他們不是這個意思......” 朱慈烺一笑:“知道,朕知道......朕知道他們都是忠臣!他們求戰(zhàn)心切,這很好啊!” 現(xiàn)在朱皇帝手里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分配,無論是士官生n代還是苦哈哈的九邊少年,還是義民子弟,都能從他這里得到好處,當然不會鬧革命——這些人說穿了,還是朱明統(tǒng)治集團中的一員。 只要新大陸可以不斷吸納他們當中的富余人員,大明天下應(yīng)該就能靠他們的武力保持安穩(wěn)。 想到這里,朱皇帝終于吐了口氣,對左右道:“傳朕的旨意,準許三年級的士官生提前畢業(yè),準許二年級的士官生以臨時校尉銜從軍,編入出征的九邊少年軍各團。 再給南京和浦口的北人義民一萬五千個從軍為義勇和壯勇的名額。 另外,凡是自備良馬和火槍從軍的健兒,都授臨時校尉銜,準其入伍隨征!” 有人要跟著打仗,朱皇帝當然不能不要了......反正有一億五千萬兩面值的土地券可以發(fā),不怕發(fā)不出軍餉的。 隨著朱慈烺的口諭由跟隨由宣詔官們大聲傳達給廣場上呼喊著要打仗的青年們,山呼萬歲的聲音就取代原本的喧囂,皇極門外的廣場再次沸騰了起來。 ...... “土地......券?這是甚意思?” 昆明,五華宮中,剛剛抵達昆明的李過,在共治十年六月上旬的時候,就得到了細作報告的大明再次發(fā)行土地券的情報了——這也不是什么機密,都要上市交易的東西,怎么可能保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