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員外,你說這經營田莊也有賠本的?” 吳三妹的問題聽著就外行,不是種地外行,而是買賣外行。做什么買賣都是有賠有賺,種田當然也不例外。 所以張廣輝心里更加確定,眼前這兩位,男的是皇家商會的襄理,多半是比猴還精,比狼還狠的那一種。而那女的,一準是遼東哪家將門的閨女,應該是這朱襄理花了大價錢才娶到手的,天天寵著,寵得什么都不知道的那一種。 而她現在那么關心遼東的田莊,多半是娘家想在遼東搞個田莊......遼東將門嘛,落葉歸根,心系家鄉,多半也不在乎盈虧。 “當然有虧的!”張廣輝心思已經轉了幾遍,已經聞到了黃白之貨的味道,然后嘆了口氣,“種地的買賣從來都不好做,旱了,澇了,都得賠!哪怕不旱不澇,也沒遇上各種蟲災,還保不齊糧價下跌......黃淮運大工完工以后,大明的麥子谷子就一個勁兒的跌。現在上等的白面一石拿出去都換不到六錢銀子了!如果遼東真的恢復了,遼河兩岸的土地大片開墾出來,糧價至少還得跌個兩成,一石白面估摸連五錢都沒人要了! 不過就算當年糧價高漲的時候,種田虧本的一樣不少......” “糧價高漲怎么還虧本?”吳三妹不解地問。 張廣輝苦苦一笑:“糧價高的時候土地少,土地少地價就高,租種土地的成本就貴。而且地少人多......種地的人也得吃啊,人工相對也就高了。地價一高,人工一高,本錢可就少了。種地也得下本錢啊!如果自己沒有本,就得去借本,利息又高得不行。如果不想借本,那就只能在種子、農具、水利上省了。所以無論借不借本,虧本的可能都不小啊!” “那自家有地又有本呢?”吳三妹問,“這個總穩賺不賠了吧?” 張廣輝笑得更苦,“那更虧啊!洪興初年什么地價?現在什么地價?洪興初年的坡地都比現在的平地要貴。那時候拿錢去買地的主,現在哭都哭不出來。如果貪便宜買了坡地,現在租都租不出去......登萊二府那邊,到處都是虧得嗷嗷叫的田主。連萊陽左家這樣的豪門,也因為在五年之約后大肆買田,虧得元氣大傷了!” “真沒想到種個地也那么難!”吳三妹皺起了秀眉,望了朱皇帝一眼——你不是明君嗎?怎么下面的老百姓都在虧啊! 朱慈烺知道吳三妹的意思,也只好報以苦笑——不能怪本明君,都是資本主義的錯! 這個資本主義啊,其實是虧出來的! 小作坊變成大工廠和小農戶變成大農場的背后,都是無數小作坊主和小農場主虧得血本無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