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十二歲的滿洲老將愛新覺羅.巴哈納已經披掛整齊,登上了黑山長壘后面的小黑山上的城堡。這里的城堡始建于高句麗時代,是一座石頭城。在多鐸經營滿洲的這些年中又不斷增筑,修得跟日本國的那種山城差不多了。 小黑山城堡當然是很堅固的!只要有個兩三千精兵死守,對手縱有數萬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打破——城堡在山上嘛!而且小黑山也不是太小,所以擺在山腳下的大炮很難夠得著山上的城堡。而要將大炮運上山,在找合適的地方擺好,那可真是太費勁兒了...... 不過,架在小黑山城堡上的大炮同樣射程有限,不足以封鎖小黑山西面的沿海平地——從小黑山堡壘往西到海邊有17里地,這個年代根本沒有任何一種大炮夠得著。 另外,在小黑山的東南面還有另外一片可以通行的平地——小黑山堡壘往東南到海邊有12里地。同樣沒有任何一種火炮可以打那么遠。 而為了封鎖這兩條海邊通道,多鐸就讓人在小黑山的西面和東南面修建了兩道長壘,就是所謂的黑山長壘。 這兩道長壘都是巴哈納負責修建的,這位滿洲老將,愛新覺羅家的老長輩(和努爾哈赤同輩)當然是特別不希望看見太祖、太宗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這樣完全葬送。 所以在督造黑山長壘的時候特別用心!首先他命人挖掘了兩條長度分別達到17里和12里,寬度達到三丈,深度達到兩丈的長壕。 然后他又讓人用挖壕所得的泥土堆出了兩道同樣長度的長壘。 最后還讓人每隔三里多修一座堡壘,西六東三,總共修建了九座堡壘。 山城、壕溝、長壘、堡壘夠成的黑山長壘防御體系是絕對可以用固若金湯來形容的。但是再堅固的防線,也不能沒有足夠的兵力去防守啊...... 舉著望遠鏡看見明軍集中布署在小黑山西南方向上的炮兵陣地,巴哈納的心就直往下沉。 明軍至少在黑山西長壘的前方擺出了100門以上的大炮——真正的大炮!看上去都很大......絕對不是3磅炮,也不是6磅炮,起碼是12磅炮,有些還是24磅炮! 巴哈納知道明軍火炮體系的大致情況——明軍的火炮體系是學瑞典古二爺的,由3磅(斤)炮、12磅(斤)炮、24磅(斤)炮組成,其中3磅(斤)負責打人,12磅(斤)負責打炮(壓制火炮),24磅(斤)負責打城。而且明軍還“自主研發”了木托開花彈,炮兵的毀傷能力世界一流啊! 而一百多門攻城和攻炮的火炮出現黑山長壘前沿,毫無疑問意味著明軍的主力也在這個方向上。 如果明軍沒有在黑山長壘前沿布置獨立的炮兵團,那么這些野戰重炮至少屬于六到八個明軍的師...... 以巴哈納手中的3000人,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守住長壘的。 就在巴哈納感到一陣陣絕望的時候,對面明軍的炮兵陣地上突然就出現了一道道的火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