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永福一拱手道:“晉王放心,有末將在,吳三桂是不會察覺殿下已經率精兵遠走的。” 原來李定國的“一出祁山”不過是虛晃一槍。他并沒有真的打算在祁山和吳三桂死磕,而是定了個明出祁山,暗越秦嶺之計。 他在西和陣前屯田的行動,其實也是為了迷惑吳三桂——西和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能屯多少梯田?能收多少小米?忙活一年收到十萬石就頂天了......李定國的十萬大軍,一個月就得消耗五萬石糧食,十萬石小米最多支撐兩個月——大順天朝會缺兩個月的小米嗎?大順天朝缺得是那十個月的糧食! 現在李定國在仇池山前線消耗的是多年積攢的存糧,不是臨時從漢中、成都運來的糧食。什么時候存糧耗盡了,以蜀道之艱難和大順有限的國力,根本供不起十萬大軍在仇池山——祁山之間消耗。 一年真要耗個幾百萬石,大順就窮了! 所以李定國的計劃還是要越秦嶺,直接殺到關中去。 現在的關中到處都是富戶農場,只要能打進去,幾十萬石面粉還是能撈到的。有了這幾十萬石,五萬大順軍就能在褒斜道以北的五丈原、和尚原一帶堅持一到兩年......這叫因糧于敵,以戰養戰! ...... 東方的晨光尚未泛起,秦嶺南北,仍然是一片黑暗。四五月間正是多雨的季節,這幾日天空中烏云低沉,遮住了月亮,但還是能讓走慣了夜路的人們看清前方的背影,緊緊追隨而不會掉隊。 黑暗之中,一支多達一千五百人的隊伍,正靜悄悄的行走在秦嶺的山間小路上。 秦嶺是東西走向的大山,只有幾條非常險峻的山谷可供南北通行,什么褒斜道,什么子午道,什么陳倉道,什么黨駱道,都是這樣的地形。在最艱險之處,甚至都沒好好的路可以走,而是險峻異常的棧道。就是這樣的道路,現在也都給吳三桂堵上了,根本不可能從正面通過。 所以這一千五百大順精兵就只有爬山了......他們現在走的就是私鹽販子往來關中和留壩縣的道路,已經不是險要了,簡直就是大軍難以通過的絕地。 至少在沒多少山地戰經驗的吳三桂看來,這種絕地根本不是人走的。 不過對居住在留壩縣,和私鹽販子斗爭了好些年的司馬於看來,這樣的山路還是可以通過的,而且也只能走這樣的山路,要走陳倉道那樣的大路,還怎么走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