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烺是在洪興十二年最炎熱的時候從南京這個“火爐”跑到另一個有“火爐”之稱的大都市武漢的。不過他沒有住在武昌或漢口,而是住進了武昌城外稍微涼快一點的東湖宮。 現在的東湖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老山,布局非常相似,有園林式的東湖宮,有配套的東湖小鎮。東湖鎮上還有給內閣府、大元帥府使用的衙門,還有大量的官員宅邸,還有一處東湖大營。 因為不是朝廷常駐之地,所以東湖周圍這一片一直是比較蕭條的,只有在朱皇帝西幸之后,漢口市的商人們才會把買賣開過來。不過和老山——浦口這一塊還是沒得比。 即便朝廷西幸而來,整個東湖的人口也超不過五萬,而老山——浦口一帶的人口,早就在二十萬朝上了。 因為天氣炎熱,朱皇帝這些日子就在比較涼快,三面環水的清涼閣居住。這是一棟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磚木結構,樓高四層,歇山頂式的大屋頂蓋在頭上,可以很好的隔絕日曬產生的高溫。樓閣的墻壁很厚,上面滿是爬山虎,也很能隔熱。 這一次朱皇帝留吳三妹坐鎮老山,自己帶著鄭茶姑、徐爾霖、阿吉格、德川高,還有小洋馬瑪麗.曼奇尼一塊兒來了東湖。一大家子都住在高大寬敞的清涼閣內。 其中清涼閣的底層因為比較潮濕,就成了朱慈烺和大臣們開會議事的地方了。二層樓是朱慈烺和鄭茶姑的住處,三層樓則是朱皇帝的兩個新寵曼奇尼和德川高一起居住,阿吉格和徐爾霖則住在四層。 洪興十二年四月十五日,接近中午的時候,例行的兩府會議已經結束,朱慈烺正在清涼閣底樓的一間地圖室里面,和大元帥府的高層一起圍著地圖桌商議要怎么應付眼前打不完的仗...... 地圖室的房間很高,有一丈出頭,而且非常寬敞,占了清涼閣底層東頭的一大塊,東南北三面都有門窗,采光及好,夏日有風的時候打開門窗后也非常涼快。 不過今天有點悶熱,所以開窗,而是從冰窖中取來了冰塊置于地圖室的四周,給屋內降溫。 “陛下,荊州軍報,流寇偽帝李過日前已到永安駐扎,并向永安府百姓大派塞庸,搞得民怨沸騰。” “塞庸是什么?”朱慈烺打斷了正在匯報軍情的軍師李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