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話的這人是吳克善的親戚,名叫噶爾旦木巴,是留在瓦剌聯盟中的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的兒子,而且他還是準噶爾部的首領僧格的岳父,他的女兒阿努可敦是僧格的妻子。 而那個鄂齊爾圖汗則是顧實汗的侄子,在顧實汗去世后,接任了瓦剌聯盟的盟主之位...... “現在還有瓦剌聯盟?”吳克善低聲問。 “這個......”噶爾旦木巴沒想到對方會那么直接,尷尬的一笑,“當然是有的,怎么會沒有......” “那咱們現在要去的地方是......” “是楚河城。”噶爾旦木巴輕輕的嘆了口氣。 楚河城位于楚河南岸和天山北坡之間,大致就是唐朝時候的碎葉城附近。這座城池并不是瓦剌聯盟的“首府”,瓦剌聯盟是一個非常松散的游牧部落聯盟,也沒有什么首府或是首都。 楚河城其實是大明北庭都護府的駐地!城池的選址是萬里之外的朱慈烺定的——在那時他的大明還在和北方的大清爭斗,但是他已經在考慮準格爾西遷的問題了。 如果準格爾部的中心擺在后世的準格爾盆地中,那么準部就有了向東發展的便利。 反之,如果準部的中心遷往楚河流域,那么準部向南發展就比較方便了。 而為了促成準格爾部的西遷,朱皇帝甚至還給僧格撥了一筆銀子,在安西之戰結束后,讓人運往準格爾部,以供僧格在楚河筑城之用。 銀子在大草原上當然沒什么用,但是在靠近布哈拉汗國的楚河地區,卻可以用來向布哈拉的商人采購物品,雇用工匠。 在來自布哈拉的工匠和被準格爾部抓獲的哈薩克俘虜(奴隸)的不停勞作下,到了洪興十二年的夏季,一座嶄新的,混合了漢式、藏式和中亞三種風格的城市,已經出現在了楚河之濱。 除了在政治上、軍事上的作用,這座楚河城現在還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商站。 通過河西、安西來到中亞的產自中原的茶磚、絲綢、瓷器、火藥,來自蒙兀兒草原的毛皮、牲口,來自西伯利亞鹽湖的食鹽,來自布哈拉的鐵器、毛毯和各種生活用品,都在這里交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