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山,湯泉鎮,新洲合眾國執議政衙門。 這處衙門的主樓也是半中半西的大樓,高四層,長五六十丈,寬十一二丈,氣派非凡。此間原本是要給皇家商會當總部的,建成后正趕上新洲合眾國開張,需要一個氣派體面的大樓當總部,所以就把這處大樓租了下來,掛上了合眾國的金子招牌——真正包金的大招牌,看著就有實力啊! 新洲合眾國的執政府和議政會議,現在都擺在里面,所以就稱執議政衙門了。 在這個執議政衙門的大會堂里面,這個時候正召開股東大會,不對,應該是議政大會。 與會的議員們都是不同凡響,不是勛貴功臣,就是富甲東南。勛貴們莽袍烏紗,氣度昂揚,自不用說。還有來自上海、南京、蘇州、揚州、泉州、廣州、寧波這些大都市的議員,全都是一方巨富,人人都有百萬家私,都穿帶著御賜的大紅官袍和烏紗官帽。勛貴和豪商本來應該是貴賤分明的兩類人,私下怎么勾結另說,但是明面上怎么都不該堂而皇之的在一個屋檐下分頭落座——在一群勛貴跟前,哪兒有巨富的座兒? 可是朱慈烺偏偏搞了這么一個認錢不認人的合眾國,讓一群公侯伯子和一伙家資百萬、千萬的大富翁開開心心的坐在一起議事,這種事情要早個幾年都沒人相信,可朱皇帝就是能辦成,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了。 而朱慈烺的辦法說出來也簡單,就是搞了兩輪“風投”,第一輪給勛貴,第二輪給大富豪。 現在勛貴們手里拿著的合眾國股份,都打折的,不是打八折九折,而是直接打了個一折! 一百萬兩一大股,先是出了五萬兩,后來又出了五萬兩,前前后后就出了十萬兩。包括朱皇帝認購的三十大股在內,合眾國的大股總共發行了一百股,實際募集的資金只有一千萬兩。 在這一千萬兩到位后,朱慈烺就主持召開了合眾國議政會議,通過決議,將勛貴手中的“大股”變成了不可轉讓的特別股(可以繼承,不可轉讓)。又來了個一拆十,就是一股大股拆成十股特別股。 同時規定持有這批“未繳足股本金的特別股”的股東,可以延后50年再繳清全部應繳股金! 在這之后,合眾國就開始募集需要全額繳納認股金的特別股(同樣是可以繼承,不可轉讓),一股十萬兩,總共募集了一百股,籌資一千萬兩。 而這一輪募股的對象就不限定為勛貴了,只要能拿出十萬兩銀子就行了。 十萬兩不是小錢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