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股票牙商?”崇禎好奇地問:“這是干什么的?” 朱慈照解釋說:“就是幫著主顧買賣股票的商人......兒臣年少失學(xué),性子也疏懶,什么都不會,所以就只能托付他人了。這個姚大橋本是湖廣一帶的米商,因為身逢亂世才下南洋謀生,被兒臣所用當(dāng)了官商,往來暹羅、靜海、廣府、泉州、上海之間販運木材和象牙等物件,頗為能干。 后來上海的股票、債券交易興隆,他就提出辦個股票牙行,請把兒臣手頭的閑錢拿去上海生小錢。” 朱慈照其實就是個甩手掌柜,真正掌權(quán)的是他的王妃邱夢梅。而邱夢梅一介女流,當(dāng)然不可能事事親為,所以本事就在用人上面了。 崇禎問:“那這個姓姚的牙商在上海賺到錢了?” “賺到了,”朱慈照連連點頭,“這幾年可賺了不少!林林總總加一塊兒總有二三十萬兩吧!” 那么多啊!朱慈煥眼睛一下就紅了! “他覺得合眾國股票還能漲嗎?”重慶郡王連忙插了句話。 “能啊!”朱慈照道,“不是他一個人看漲,他手底下還有一群小牙商,全都看漲,起碼還能漲兩千!” “再漲兩千?那就是......” 朱慈照笑道:“就是四千兩!” 賣早了? 朱慈煥心里咯噔一下,又想道:回頭一定得找那個什么姚大橋請教一下...... 崇禎將信將疑,又將目光投向朱慈烺——聽說他是大明最富,應(yīng)該懂股票吧? “慈烺,你怎么看?”崇禎問。 “兒臣看不明白,”朱慈烺搖搖頭,“兒臣日理萬機(jī),哪兒有功夫管股票和債票的買賣?再說這是商人們的事兒......朝廷收稅監(jiān)管而已,不問其他。” 多年前的藩債風(fēng)波不是大明資本市場的終結(jié),而是一個開始! 雖然許多人炒賣藩債虧了本,但是藩債風(fēng)波過后,大明的資本市場還是發(fā)展起來了,不過交易中心不再是武漢,而是轉(zhuǎn)移到了巨商云集的上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