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安子真今年四十余歲,山東省濟南府德州人。他少時家境富裕,曾讀書習文,想著有朝一日可以憑借著八股文章聞達天子,可是沒想到才中了個秀才就遭逢了天下大亂。書讀不下去,連家鄉都沒辦法再呆,只好含淚拜別了位于德州城北的祖墳,奉著雙親去登州暫避。 到了登州之后,又在幾個德州同鄉的秀才引薦下投到了左懋第的左家軍。先是當文書,后來又下德州營帶兵,戎馬十多年,最后以百戶官銜退出了行伍,回到德州老家,用從軍多年的積攢加上退伍時得到的土地券,在德州城北置了兩千畝田,一邊經營農場,一邊為祖宗守墳——這也是個孝子賢孫啊! 他所守的墳,當然也是有來歷的,埋葬其中的乃是永樂年間來中華朝貢時病死的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刺。 而這位安子真就是蘇祿東王巴都葛叭刺的三子安都魯的后裔。當時蘇祿東王是帶著三個兒子一起來中國朝拜永樂皇帝朱棣的,在他病故后,長子回國即位去了,留下次子溫哈刺和三子安都魯守墓。再后來,永樂皇帝又從別處遷了幾戶天方教徒和他們為伴,一同為蘇祿東王巴都葛叭刺守墓,漸漸的就在德州城北形成了一個村落,名曰北營村。 溫哈刺和安都魯都有子孫傳下,其中溫哈刺的子孫以溫為姓,安都魯的后裔就以安為姓。 安子真姓安,當然就是安都魯的子孫了。 而溫、安兩家經過二百余年的繁衍生息,已經形成了兩個大家族,可惜在之前的亂世中散去了大半,能夠再聚到德州北營者,可以說是十不存一了。擁有百戶官銜的安子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就被回到北營的安姓蘇祿王后裔選為了族長。 而溫、安兩家的族長,照例還充任蘇祿王墓旁的敕造天方寺掌教,所以安子真不僅是族長,而且還是天方寺的掌教,同時還是濟南府天方教眾的領袖。 既然當了族長和掌教,那就得為族人和教眾辦點事兒。所以安子真就以蘇祿王后裔的名義給山東省府上書,請求撥款修繕蘇祿王墓和王墓邊上的天方寺。 他就是想要個幾百兩一千兩的,可卻沒想到上書遞上去沒多久,銀子沒發下來,宣他去南京見駕的圣旨倒來了一張,還是濟南知府和左通政司的通政官一塊兒送到德州來的。 這可真是不得了啦!皇帝老子都驚動了...... 這會兒已經到了老山宮,正跟著一個虎背熊腰的衍圣公走在氣勢恢弘的御道長街邊上的安子真,一邊走一邊四下張望,這里的天家氣度,富貴景象,可真讓他大開眼界了。 當今的大明天子真不愧是“最富”啊,看看這里的老山宮就知道了......看來這一次能夠滿載而歸了! 走了一會兒,前面的衍圣公孔胤正忽一下站住,安子真差點兒一個立足不住,撞在了孔胤正身上。 抬頭一看,才發現已經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外頭。 這就是皇帝老子的金鑾殿?安子真正想著,衍圣公已經回頭瞪著他了,低聲囑咐:“陛下待會兒要問天理和真主的事兒,你可知道該怎么說嗎?” 什么?安子真一愣,剛想再問問,衍圣公已經邁開步子走進了大殿。安子真想要跟,卻被守在門口的侍衛給攔住了:“在這兒等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