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他們并沒有選擇立即投入戰斗,而是退出了山谷,在山谷外的一片比較平緩的山坡上休整,等待后續部隊抵達和黑夜的到來。 和喜歡在白天打堂堂之陣剛正面的赤鐵砲軍不同,明軍的青年近衛軍雖然也能打陣戰,但他們更喜歡在夜色的掩護下進行混戰。因為他們的組織度更高,官兵的戰斗意志更強,不需要怎么督促就能自覺投入戰斗,而且能夠以排、班為單位進行滲透作戰。 在九月初十晚上指揮部隊打頭陣的青年近衛軍第六團團長張誠張千戶看來,把自己的這個團如果擺開來和敵人玩槍斃,簡直就是昏了頭。自己的這個團,就是為了執行各種困難和復雜的任務而組建的。 而在夜間攻打不明數量的西班牙步兵駐守的山谷營地,顯然就是一個比較困難和復雜的任務。 當然了,這種任務是難不倒青年近衛軍官兵的! 他們所采取的戰術并不復雜,就是借著夜色靠近,再用燧發槍遠射勾引敵人的火力,在敵人暴露目標后,再讓擲彈兵匍匐前進,靠近后投擲木柄手榴彈。 因為沒有辦法攜帶大炮翻山越嶺,所以張誠的部下帶了不少木柄手榴彈,每個人都帶了八枚,整個團帶了兩萬枚! 因此在今天晚上,他們有足夠的手榴彈可以投擲。 另外,所有的青年近衛軍官兵都可以充當擲彈兵——只是在列陣戰斗的時候,擲彈兵通常由臂力比較大的長槍兵兼任。 而在今天晚上,負責投擲手榴彈的官兵多達千人! 上千名擲彈兵,在差不多同樣數量的燧發槍兵的掩護下,從西、北兩個方向(營地的東面是一條河流)匍匐前進到了距離營地的圍墻(由土堆和木柵欄組成)不足20步外,然后就以跪姿不斷投擲點燃了引線的手榴彈,轉眼的功夫就扔出去四五千枚,其中的三分之二成功炸響,頓時就把頂在前沿的西班牙人炸得東倒西歪。 看到擲彈兵的突襲已經得手,在第一線指揮的張誠當機立斷,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命令是用嗩吶傳達出去的,隨著一陣陣刺耳尖利的嗩吶聲音,原本以散兵隊形展開進行中距離射擊(六七十步)的上千燧發槍兵,全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次裝填,然后給自己的燧發槍插上刺刀,接著就吶喊著向已經被手榴彈炸成一片火海的西班牙人的營地沖去。 洪水山谷戰役的第一高潮,就此到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