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皇帝笑著看了眾人一眼,然后問:“諸位以為如果?” “陛下,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奸商,根本不是紳士,咱們不能相信他們!”曾經給荷蘭東印度公司打過工的鄭芝龍第一個表示不能相信荷蘭奸商。 果然還是奸商了解奸商啊!朱慈烺斟酌著問:“泉國公,你覺得荷蘭人約戰的目的是什么?” “這個......”鄭芝龍看了眼自己的兒子,海軍部尚書鄭建功,然后才道,“陛下,老臣覺得荷蘭人一定在設一個圈套,想要重創咱們的艦隊!不過具體會這么布置,臣就猜不著了。” “陛下,”鄭建功馬上接過話題,“家父言之有理,據臣所知,荷蘭海軍特別善于偷襲錨地,往日在歐洲和西班牙、英格蘭交戰時,就干過不少偷襲錨地的事情。 現在咱們的艦隊主力遠在廣州灣錨地,荷夷艦隊根本無法偷襲,所以才會想出這樣不入流的詭計,哄騙咱們南下到馬六甲海峽附近,好方便他們偷襲。” 廣州灣錨地位于廣東省的高州府和雷州府之間,原本屬于神電衛(衛所名詞)管轄,灣內設有水寨。 在舟山錨地之戰后,大明海軍開始尋找新的海軍大艦隊錨地,找來找去,就找到三處最佳的錨地,一處是膠澳(膠州灣);另一處是廣州灣;還有一處是佐世保。 這三處錨地也就成了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和東洋艦隊的母港! 而北洋、南洋、東洋三艦隊現在都隸屬海軍部和海軍司管轄,全都是“中央軍”了。 不過原本的“老北洋”和“老南洋”也不是整體轉變為“中央軍”的,而是進行了分拆和重組。將其中用來跑運輸(商業運輸)的武裝商船低價轉給了“一官黨”商行和“沙船幫”商行(這些船只本來就是鄭、沈兩家的資產),同時也取消了北洋、南洋的“攔路收費權”。從洪興十五年開始,航行于中國沿海的各國商船只需要在入港后繳納相關稅費,而不必向南洋艦隊、北洋艦隊繳納保護費了...... 經過重組以后的“三洋艦隊”的實力,也在這幾年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各自擁有了8艘“應天府”級的主力艦! 天朝帝國的規模優勢,終于在這一輪海軍更新比賽中顯示出來威力。 雖然“應天府”級的性能仍然不如英國的“護國公”級和荷蘭的“七省議會”級,但是一次就能同時開工12艘,兩個批次就造了24艘的“下餃子”模式卻讓大明海軍成為了可以和英、荷海軍并駕齊驅的海上強權! 現在,24艘“餃子艦”中的16艘,都集中到了南洋艦隊,正由陳上川提督率領,隨時準備南下尋找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決戰——不必求勝,打個消耗戰也夠荷蘭人受的了。哪怕用兩艘“應天府”級換一艘“七省議會”級,南洋艦隊的這16艘餃子艦也能把荷蘭海軍所有的“議會”級兌光了。 而少了16艘餃子艦的大明依舊是天朝帝國,而沒了8條“議會”的荷蘭海軍就等著被英國的“護國公們”狠狠修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