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特羅普不肯認輸! 站在戰略的高度,他的決策當然是正確的! 他一旦退卻,就很可能是將南洋爭霸戰的勝利拱手讓給大明皇帝了。 因為他一退卻就不是退到巴生河口,而是得退往錫蘭了。等他在錫蘭島上重整好旗鼓再殺回來,至少是幾個月了,到時候不僅馬六甲海峽兩岸的蘇丹們都被明軍打垮了,就連浮海而來的大順軍(他還不知道大順根本沒來)也會因為失去海路后援而大敗虧輸。 到了那時,失去了陸上盟友的荷蘭,又怎么可能重新奪回馬六甲海峽? 而失去了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權后,荷蘭也就輸掉了南洋爭霸之戰! 而失去南洋的貿易線路和香料島嶼,荷蘭這個海上馬車夫也就失去了最豐厚的利潤來源。到了那時,以貿易立國的荷蘭就會步威尼斯、熱那亞這些意大利海國的后塵,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 所以為了荷蘭這個貿易共和國可以長久興旺,特羅普必須帶著自己的艦隊奮戰到底。 哪怕傷亡慘重! 而且荷蘭并不是傷不起,雖然荷蘭只有兩三百萬人口,但是這個國家卻擁有多達一萬五千艘商船(許多水手是外國人),數量遠遠超過整個天朝文明圈子所擁有的商船總數。 而這個時代的商船都是帶武裝的,水手也是隨時能轉成海軍的。 所以荷蘭的海上力量還是能夠承受一定的損失,和大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較量一下的。 再說了,中國人的一艘帆船不也中彈起火了?這就是一比二,荷蘭只是小幅落后,還有機會扳回來! “命令七省議會號分隊繼續執行切割敵艦編隊的任務!”特羅普再次下令,“命令荷蘭省議會號分隊繼續設法包抄敵編隊! 命令本編隊所有官兵,為了聯省共和國,戰斗到底!” 他這是要率領西蘭省議會號編隊的11艘戰艦扛雷,為另外兩個編隊的切割和包抄創造條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