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東印度公司畢竟是一家公司......是要為股東賺錢的! 如果能在天朝帝國統治的南洋地區賺到更多的錢,那么它就不應該選擇撤離。 如果接受天朝皇帝成為股東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那么它就不應該對皇帝陛下說不...... 馬特索爾科和韋青木談妥之后,立即照著對方的要求發布了公告,隨后就搭乘上一條200噸(載重)的輕快帆船,在韋青木的陪同下,直奔馬六甲海峽而去。 在他抵達淡馬錫島的時候,果然見到了數以百計的明軍帆船排列在一處寬闊的河口,在河岸邊上,一座簡易的土木棱堡正在趕工修建當中。 因為有韋青木的陪同,在海峽中巡邏的明軍帆船沒有阻攔馬特索爾科的帆船,還給了馬特索爾科一面“通行旗”。 馬特索爾科讓人掛起通行旗后,就立即趕赴馬六甲——馬六甲城距離淡馬錫島有三百多里,曾經是統治馬六甲海峽的馬六甲蘇丹國的首都,在1526年的時候,這座城市被葡萄牙人占領,后來又歸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不過當馬特索爾科再次抵達的時候,大明的日月同輝旗和一面書寫著“仁福”兩個漢字的紅底大旗,已經在馬六甲城上空獵獵飄揚了。 這座城市已經易主,現在是仁福公國的臨時首都了——十二公國的地盤早就分好了,和淡馬錫島隔著一道細長的柔佛海峽的柔佛城及其周邊屬于仁安公國;馬六甲城及其周邊屬于仁福公國;巴生河口及其周邊屬于仁至公國;仁至公國以北則屬于義興公國,都城擺在荷蘭人控制的邦咯島附近的天定河口——那里是霹靂蘇丹國的錫礦外運的重要水道;檳榔嶼以及附近的大片陸地都歸義全公國所有;緊挨著北大年的哥打巴哈魯及其周圍的大片土地則歸義勇公國(位于馬六甲半島東岸);義勇公國以南是義全公國;義全公國以南是道全公國;道全公國以南則是占有柔佛之地的仁安公國了。 另外,現在定居在北大年的原蘇祿國在蘇門答臘島被仁義之師控制后,會遷往亞齊,北大年之地會由道盛公國接管。 而道隆、德顯、德佑、德升等四個公國,則會在蘇門答臘島上占有廖內、巨港、占碑以及和爪哇島隔海相望的楠榜等地。 至于馬六甲海峽入口處的那些島嶼,則暫時歸于無主,由大明海軍控制。 而馬特索爾科則是在東印度公司設有炮臺的邦咯島上,才得知了東印度艦隊的確切去向,也知道了那幫言而無信的流寇的確放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鴿子......雖然被放了鴿子,但是馬特索爾科還得去大順朝的地盤。 因為整個東印度艦隊的殘余力量還在那里修理呢! 第(2/3)頁